[实用新型]一种带双控温机构的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93129.6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9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章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横峰县赛力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G05D23/00 |
代理公司: | 南昌汇智合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6130 | 代理人: | 邓秋星 |
地址: | 33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双控温 机构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氧脂肪酸甲酯的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带双控温机构的反应釜。
背景技术
环氧脂肪酸甲酯是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绿色增塑剂,它由不饱和脂肪酸甲酯进行环氧化制得,可以显著改善聚氯乙烯制品的耐光性、耐油性和耐热性,赋予制品优良的机械强度和电性能。一般来说,釜式生产环氧脂肪酸甲酯的产生工艺至少包括两次控温过程:加入甲酸和催化剂时,升温至60℃左右;滴定双氧水后再升温至80℃左右。有效控制釜体温度是提高产率的重要措施。现有技术的反应釜如201320889271.8所述,其控温速度慢,有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带双控温机构的反应釜,采用内外双控温机构,保证反应温度,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带双控温机构的反应釜,包括釜体、内控温机构以及外控温机构,所述釜体包括罐体、端盖,所述端盖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控温机构由夹套、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组成,所述夹套固定在所述罐体外侧,所述介质入口位于所述夹套的下方,所述介质出口位于所述夹套的上方,所述内控温机构包括定位杆、螺旋管道、入口管道以及出口管道,所述定位杆固定在所述端盖的内侧壁,所述螺旋管道位于所述罐体内,所述螺旋管道的上端连接至所述出口管道,该螺旋管道的下端连接至所述入口管道,该入口管道和出口管道均从所述端盖伸出,所述定位杆和/或入口管道设有多个定位环,所述螺旋管道固定在该定位环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反应釜中,该反应釜还包括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法兰盘、电机子装置以及搅拌轴,所述法兰盘固定在所述端盖的上方,所述电机子装置固定在所述法兰板上,该电机子装置的输出轴连接至所述搅拌轴,该搅拌轴伸入所述罐体,所述搅拌轴上设有多个叶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反应釜中,所述夹套的外侧设有固定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反应釜中,该反应釜还包括温度计和导热管,该温度计位于所述导热管内,所述端盖设有测温口,该测温口具有法兰孔,所述导热管从该法兰孔伸入所述罐体,该导热管的侧壁设有多个定位环。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带双控温机构的反应釜,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外控温机构和内控温机构同时控制釜体温度,以较快的速度提供最佳的反应温度,提高生产效率。螺旋管道经入口管道、定位杆等固定,提高管道刚性,避免振动和搅拌引起管道偏移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带双控温机构的反应釜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内控温机构的局部视图;
图3为图1的测温口的局部视图;
图4为图1的A处的局部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测压口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旋塞阀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至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带双控温机构的反应釜,包括釜体100、搅拌机构200、内控温机构300以及外控温机构500。所述釜体100包括罐体110、端盖120,所述端盖120具有进料口121,罐体110具有出料口111。脂肪酸甲酯、双氧水等原料从进料口121进入,产物从出料口111排出。搅拌机构200可提高物料混合效率,其包括法兰盘210、电机子装置220以及搅拌轴230。法兰盘210固定在所述端盖120的上方,电机子装置220固定在所述法兰盘210上,该电机子装置220的输出轴连接至所述搅拌轴230,该搅拌轴230伸入所述罐体110,搅拌轴230上设有多个叶片(图中未示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横峰县赛力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横峰县赛力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931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TBP磷酸三丁酯反应釜的支撑装置
- 下一篇:油相混合物的水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