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细软性内窥镜用可调向套管及超细软性内窥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92518.7 | 申请日: | 201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19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慧宇;顾万清;宫成宇;李富强;孙志刚;徐觐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西铭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1 | 分类号: | A61B1/01;A61B1/00 |
代理公司: | 总装工程兵科研一所专利服务中心 32002 | 代理人: | 杨立秋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 操纵线 套管本体 本实用新型 可调向 前部 软性 套管 内窥镜管道 安装套管 结构形成 使用寿命 套管手柄 相对设置 消毒操作 隔离膜 穿出 调向 穿过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细软性内窥镜用可调向套管。其包括套管手柄、安装套管本体和两根操纵线。套管本体的前部沿相对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多个凹槽。套管本体上还分别开设有内窥镜管道和操纵线管道。操纵线管道具有两个且相对设置,每一操纵线管道对应穿过套管本体一侧的凹槽。每一操纵线对应穿设在一操纵线管道中,操纵线的一端与套管本体的前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从操纵线管道的后部穿出套管本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套管本体上开设凹槽的结构使超细软性内窥镜的调向功能的结构形成在套管本体上,降低了超细软性内窥镜的加工难度。保护隔离膜的设置避免了对软性内窥镜的消毒操作,从而提高了软性内窥镜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软性内窥镜及其零部件。
背景技术
在医学领域,内窥镜在检查治疗时有直视影像、操作方便,诊治一体,微创治疗等明显优势,被广泛用于临床。临床医生也希望通过内窥镜诊断治疗更多的人体部位。超细内窥镜可以进入人体更细的腔道,对这些细小人体腔道进行观察,可以让病患在发展初期就得到治疗。工作直径小于3mm的软性内窥镜可以进入人体的胆管、淋巴管、输尿管、支气管等细小腔道,辅助软性器械进行诊疗有广泛的临床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软性内窥镜进入人体腔道后,有时需要观察侧壁,有时需要寻找腔道分支的开口,以便进一步进镜,所以需要内窥镜的头部有调整方向的功能。由于工作直径3mm以下超细内窥镜需要传光、传像、还要留有直径1mm左右的器械通道,限于结构零件的加工制造技术,现有的绝大多数超细内窥镜均无法实现头部调整方向的功能。而国外虽然有一些尺寸、功能接近的超细软性内窥镜能够实现头部的方向微调,但其价格昂贵、容易损坏、产品寿命较短,还无法被广泛地应用。
如图1至4所示,现有的软性内窥镜,其包括内窥镜手柄102和安装在内窥镜手柄前部的工作镜管101,工作镜管101将导光纤维103和传像镜头104集成在一起,同时在工作镜管101上开设供器械通过的器械管道108。为了使工作镜管101的前部能够调向向后弯曲,工作镜管101的前部设置呈蛇骨结构。具体地说,工作镜管101地前部具有多个蛇骨节105和用于操纵工作镜管101前部向后弯曲地操纵线106。所述地多个蛇骨节105通过连接轴107依次连接,操纵线106的前端与工作镜管101中前端部地蛇骨节105固定连接,然后依次穿过各蛇骨节105的凹槽,穿出蛇骨节105的操纵线106再与内窥镜手柄102固定连接。使用时前后拉动操纵线106,拉紧的蛇骨节105一侧的间隙变小,放松的蛇骨节105一侧的间隙变大,达到内窥镜操纵转向的功能。
上述现有的软性内窥镜的蛇骨节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做到3mm以下的产品难度较大,不容易实现。同时装配精度和装配技术也需要极高的水平,造成产品的制造成本极高,产品价格昂贵。而且现有的软性内窥镜的工作镜管由于很细小,使用的都是超薄超细的材料,材料的强度很低,容易损坏,影响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同时,内窥镜作为医疗器械,在使用时有严格地消毒灭菌制度内窥镜灭菌消毒前需要进行清洁处理,超细软性内窥镜的工作镜管细小柔软。同时,为了容置导光纤维和传像镜头,工作镜管还带有通道,清洁时需要的步骤较多,且清洁易损坏。目前的灭菌方式对内窥镜的寿命也有较大影响,并且细小的器械通道难以达到灭菌要求。所以目前超细软性内窥镜难以进入临床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广泛临床应用的超细软性内窥镜用可调向套管以及超细软性内窥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西铭医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西铭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925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通气型咬口
- 下一篇:用于脑血肿钻孔引流手术内窥镜的辅助操作装置和内窥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