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活塞和导向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91756.6 | 申请日: | 201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80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张亦农;冯国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华鑫邦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5/20;F16J15/16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4109 | 代理人: | 胡新瑞 |
地址: | 030699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活塞 导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活塞和导向套结构,属于煤矿千斤顶及油缸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活塞和导向套,主要采用金属材料,遇到密封出现问题和其他意外情况时,活塞很容易直接与缸筒产生摩擦接触,从而拉伤缸筒;导向套与活塞杆直接摩擦接触,损坏活塞杆。对后期维修带来很大的困难,也使得维修成本大大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活塞和导向套结构,解决了煤矿类千斤顶和油缸类产品中,由于缸筒与活塞直接接触,活塞杆与导向套直接接触,产生缸筒拉伤和活塞杆拉伤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活塞和导向套结构,包括缸筒、活塞、导向套、缸盖和活塞杆,所述缸筒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结构,所述缸筒开口端内腔固定设置有导向套,所述缸筒的开口端端部设置有缸盖,所述活塞活动设置在缸筒的内腔,所述活塞杆连接一端连接在活塞上,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经导向套和缸盖伸出到缸筒外,所述活塞和导向套的材质均为PA6,或为PA66,或为PAll,或为PAl2,或为PA46,或为PA610,或为PA612,或为PAl010。
所述活塞和缸筒内腔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截面呈凸形,对应嵌装在活塞表面的凹形槽内。
所述导向套和活塞杆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为蕾形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匹配固定设置在导向套上。
所述缸筒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均与缸筒内腔连通,且分别位于活塞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活塞和导向套采用新型材料耐磨尼龙代替传统的金属材料,避免了缸筒拉伤和活塞杆拉伤,降低了后期维修成本,缩短了维修周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缸筒、2为活塞、3为导向套、4为缸盖、5为活塞杆、6为第一密封圈、7为第二密封圈、8为进液口、9为出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活塞和导向套结构,包括缸筒1、活塞2、导向套3、缸盖4和活塞杆5,所述缸筒1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结构,所述缸筒1开口端内腔固定设置有导向套3,所述缸筒1的开口端端部设置有缸盖4,所述活塞2活动设置在缸筒1的内腔,所述活塞杆5连接一端连接在活塞2上,所述活塞杆5的另一端经导向套3和缸盖4伸出到缸筒1外,所述活塞2和导向套3的材质均为PA6,或为PA66,或为PAll,或为PAl2,或为PA46,或为PA610,或为PA612,或为PAl010等耐磨尼龙材料。
所述活塞2和缸筒1内腔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6,所述第一密封圈6的截面呈凸形,对应嵌装在活塞2表面的凹形槽内。
所述导向套3和活塞杆5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7,所述第二密封圈7为蕾形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7匹配固定设置在导向套3上。
所述缸筒1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液口8和出液口9,所述进液口8和出液口9均与缸筒1内腔连通,且分别位于活塞2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活塞和导向套均采用新型材料耐磨尼龙代替传统的金属材料,避免了缸筒拉伤和活塞杆拉伤,降低了后期维修成本,缩短了维修周期。
上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华鑫邦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华鑫邦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917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