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行星滚柱丝杠副螺纹滚道多线磨削的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90768.7 | 申请日: | 201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8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汪胡根;叶平;战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G1/38 | 分类号: | B23G1/38;B23G1/4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刘燕武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行星 滚柱丝杠副 螺纹 滚道 磨削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行星滚柱丝杠副螺纹滚道多线磨削的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行星滚柱丝杠副的丝杠与螺母是行星滚柱丝杠副产品重要的结构组件,其螺旋滚道截型以三角螺纹为主,一般由4至6条螺旋滚道构成,统称为“多线滚道”。多线滚道的导程精度、螺距精度以及滚道截形尺寸的一致性不仅关系到行星滚柱丝杠副螺旋传动品质,而且对行星滚柱丝杠副的承载能力有重要的影响。通常对于多线滚道的磨削采用的工艺方法是:砂轮按照滚道截形修形,并按滚道螺旋角偏转一定的角度,对行星滚柱丝杠副丝杠与螺母的多线滚道“逐头”分度磨削。这样一种磨削加工工艺受砂轮磨损、机床分度误差、以及磨削过程中产生的热变形问题,对导致多线螺纹滚道之间的螺距存在较大的偏差、各滚道截形参数一致性较差的问题,这一系列对行星滚柱丝杠副的性能造成不良的影响,降低行星滚柱丝杠副产品的使用寿命与定位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行星滚柱丝杠副螺纹滚道多线磨削的加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行星滚柱丝杠副螺纹滚道多线磨削的加工装置,包括基座、固定在基座上的移动组件、设置在移动组件上的第一转轴、安装在基座上并与第一转轴平行的第二转轴,所述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分别安装有用于加工螺纹滚道的砂轮和待加工的行星滚柱丝杠副,所述的砂轮上修整有与螺纹滚道头数相同的磨削刃,所述的移动组件的移动方向与第一转轴的轴向一致。在进行螺纹滚道的磨削加工时,砂轮轴线与待加工的行星滚柱丝杠副的轴线平齐进行磨削加工,同时,移动组件带动第一转轴上的砂轮按照设定的导程参数做轴向移动,保证行星滚柱丝杠副的4至6条滚道同时成型。
优选的,所述的移动组件包括铺装在基座上并沿第一转轴轴向的滑轨,设置滑轨上的滑台,以及驱动滑台沿滑轨上往复移动的匀速驱动件,在滑台上安装有所述第一转轴和驱动第一转轴旋转的加工电机。匀速驱动件可以采用由控制系统驱动的伸缩气缸等。
更优选的,所述的滑轨上还设有限定滑轨行程的限位块,该限位块的安装位置满足:滑轨的行程与待加工螺纹滚道的导程匹配。
更优选的,所述的滑轨的两端还分别布置有一条沿第一转轴轴向的滑槽,在滑槽内还设置有沿其移动的滑轮,从滑轮上端还引出固定连接所述滑台的定位连杆。通过滑槽与定位连杆的限制,可以进一步的保证滑台沿第一转轴轴向移动。
优选的,所述的加工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还连接并协调控制其他部件的运行。
优选的,所述的行星滚柱丝杠副包括行星丝杠和行星螺母。
优选的,所述的基座上还设有沿垂直第一转轴轴向运动的安装基板,在安装基板上设置有所述第二转轴,所述安装基板还通过锁扣件与所述基座定位固定。当准备进行磨削加工时,将安装基板沿朝向第一转轴方向移动,并固定安装;当加工完成后,可以松开锁扣件,将安装基板退离加工位,以方便卸料。
优选的,相邻两磨削刃之间的间距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置与螺纹滚道头数一致的磨削刃,可实现砂轮轴不偏转螺旋升角的工况下,实现螺纹滚道的多条滚道可以同时成型,而不必分度逐条滚道分别磨削,这样既保证了各条滚道截形的尺寸一致性、又能保证多线滚道的导程精度与螺距精度,可以节约磨削加工的工时成本,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对行星螺母的多线磨削加工过程的示意图;
图2为对行星丝杠的多线磨削加工过程的示意图;
图3为砂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螺旋滚道参数结合磨削加工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计算得到的砂轮磨削刃截形;
图5为砂轮采用碟轮修形的示意图;
图6为砂轮采用金刚滚轮修形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匀速驱动件,3-加工电机,4-砂轮,5-第一转轴,6-滑轨,7-安装基板,8-第二转轴,9-行星螺母,10-行星丝杠,11-螺纹滚道,12-金刚碟轮,13-金刚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907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元件攻丝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磺胺类、喹诺酮类快速检测试剂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