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用途移动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90549.9 | 申请日: | 201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6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清森;陈俊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绿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G04G13/02;F21V33/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刘汉民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大浪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电源 台灯 闹钟 本实用新型 触控显示屏 硬件系统 强光灯 内置 光电转换模块 扬声器 微型单片机 蓄电池 存储模块 反馈电路 驱动电路 显示模块 语音模块 信号灯 照明灯 弹出 竖直 变压器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用途移动电源,包括移动电源本体,在移动电源本体上设有触控显示屏、扬声器、强光灯、USB充电接口、台灯,在移动电源本体的内部设有内置硬件系统,内置硬件系统上设有变压器、蓄电池、微型单片机、存储模块、反馈电路、光电转换模块、显示模块、驱动电路、语音模块,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在移动电源本体的侧面设有台灯,台灯可以弹出后在竖直方向360°旋转,移动电源本体的内部还设有闹钟,可以通过触控显示屏来设置,作为闹钟来使用,移动电源顶部右端设有强光灯,可以作为信号灯或者照明灯来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电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用途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由于移动设备功耗较高,而现有设备电池续航能力相对不足,为方便用户持久使用,移动电源应运而生。移动电源俗称“充电宝”,包括充供电电路、可充电电池、导线等部件。现有产品用导线连接移动电源和移动设备,移动电源充电后可对移动设备进行持续供电,达到延长移动设备续航时间的效果。。
随着科技的进步,随身携带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例如IPAD、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移动电话、数码相机、摄像机、便携式DVD、 MP3、MP4、GPS导航设备等。针对目前便携式数码产品日益多样化,使用更加频繁,如何提高数码产品以及相应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方便用户的生活,发挥数码产品或电子产品的相应功用,成为一大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途移动电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用途移动电源,包括移动电源本体,所述移动电源本体的顶部左侧设有USB 充电接口,所述USB充电接口的右侧设有强光灯,移动电源本体的左侧设有台灯,所述移动电源本体的正面左上方设有触控显示屏,移动电源本体的正面有下方设有扬声器,所述移动电源本体的内部设有内置硬件系统。
优选的,所述台灯的底部设有底座,底座的上方设有灯架。
优选的,所述USB充电接口的规格为5V、1A,5V、2.1A。
优选的,所述内置硬件系统上设有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一端与蓄电池连接,所述蓄电池的另一端与微型单片机连接,所述微型单片机的一侧设有存储模块,所述微型单片机的另一端设有反馈电路、光电转换模块、显示模块、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的一端与语音模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反馈电路上设有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5V电压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第二电阻、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电容的一端连接,电容的另一端与导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路上设有UI模块,所述UI模块内部设有第三二极管、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接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连接3.6V电压,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5V电压,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八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八电阻与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之间的一个节点与第九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九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四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八电阻与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之间的另一个节点与TVS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TVS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的另一端与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绿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绿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905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电器
- 下一篇:一种集中式锂电池矿灯充电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