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伏微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88189.9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3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郭辉;王玲;赵爱国;于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节能减排有限公司;北京神华中机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张永明 |
地址: | 10001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伏微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伏微网系统。
背景技术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为基础的常规能源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已使全球资源日益枯竭、环境不断恶化。随着各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对于能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这是导致人类社会能源安全、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根本原因之一。我国极其重视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因此,大力开拓新能源尤其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实际应用成为我国解决能源问题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战略任务。
太阳能以其独有的优势而成为人们重视的焦点。丰富的太阳辐射能是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污染、廉价、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能源。太阳能每秒钟到达地面的能量高达80万千瓦,如果把地球表面0.1%的太阳能转为电能,转变率50%,每年发电量可达5.6*1012千瓦小时,相当于目前世界上能耗的40倍。
我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理论储量达每年17000亿吨标准煤。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非常广阔。我国地处北半球,南北距离和东西距离都在5000公里以上。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日辐射量在每平方米4千瓦时以上,西藏日辐射量最高达每平方米7千瓦时,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与同纬度的其他国家相比,与美国相近,比欧洲、日本优越得多。
现有技术中,铁路集运站具有非常多的用电设备,但仍然采用传统的从电网取电的方式为铁路集运站的负荷供电,并未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进行转化和应用,这种供电方式使用的能源通常为不可再生资源,且能源利用率低,从而对环境产生影响。
针对现有技术中铁路集运站站区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微网系统,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铁路集运站站区能源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伏微网系统,包括:负荷,设置于铁路集运站区;分布式电源,包括多个光伏发电组件,其中,光伏发电组件按照预设间距排列;微电网,分别与电网和分布式电源相连,用于控制光伏微网系统运行于并网状态或离网状态,其中,光伏微网系统在并网状态下通过电网的电能和分布式电源的电能为负荷供电,在离网状态下通过分布式电源的电能为负荷供电。
进一步地,光伏微网系统还包括:并网逆变器,设置于光伏发电组件的支架上,用于将分布式电源生成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进一步地,并网逆变器包括:环境检测仪,用于检测分布式电源所处环境的环境参数;通讯装置,设置于每个并网逆变器上,用于将每个并网逆变器的运行参数发送至微电网;数据收集装置,设置于一个并网逆变器上,用于采集光伏发电组件的运行参数。
进一步地,微电网还包括:监控服务器,用于采集光伏微网系统的运行参数,并根据运行参数进行生成并显示监控界面,其中,监控界面用于人机交互;
上位机,与监控服务器通信,用于显示监控界面。
进一步地,微电网还包括:数据库,用于存储监控服务器采集的光伏微网系统的运行参数。
进一步地,分布式电源还包括:储能设备,与分布式电源相连,用于存储分布式电源生成的电能,或为负荷供电;储能变流器,与储能设备相连,用于控制储能设备充电或放电。
进一步地,系统还包括:通信服务器,微电网通过通信服务器与负荷和分布式电源通信。
进一步地,微电网还包括:集中控制器,包括发电控制器和负荷控制器,其中,发电控制器用于实现定电压和定频率控制和定功率控制的切换,负荷控制器用于延迟切除预设的负荷。
进一步地,微电网包括:并离网控制器,用于控制光伏微网系统进行并离网切换。
进一步地,微电网还包括:能量管理服务器,能量管理服务器用于进行分布式电源控制、离网能量调度和电压无功控制。
进一步地,光伏发电组件设置在铁路站区,且并入与铁路站区的配电室中的母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节能减排有限公司;北京神华中机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未经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节能减排有限公司;北京神华中机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881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