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雾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87494.6 | 申请日: | 201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78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冰心;王楠;贾蓉;邱亚平;王曼;王彩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武君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雾化杯 雾化出口 导槽 浮球 本实用新型 气源入口 吸入装置 导入管 雾化腔 杯壁 浮球限位装置 医用雾化器 挡板 锥形喷嘴 喷嘴 上端 雾化器 内壁 雾化 直观 观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雾化器,包含雾化杯(1)、雾化杯芯(2)、雾化挡板(3)、喷嘴(4)、雾化腔(5)、雾化出口(6)、吸入装置(7)、导入管(8)、气源入口(9)、导槽(10)、浮球(11)、调节盖(12)和浮球限位装置(13)组成,雾化杯(1)的上端设有雾化出口(6),雾化杯(1)底部和杯壁以及锥形喷嘴(4)形成雾化腔(5),雾化出口(6)连接吸入装置(7),导入管(8)与气源入口(9)连接,雾化杯(1)的杯壁上有刻度,内壁上设置有导槽(10),浮球(11)置于导槽(10)中,通过浮球(11)的位置可很直观识别药液余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患者观察药液余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为医用雾化器。
背景技术
雾化器是一种通过将药液雾化成微小颗粒形成气雾状经呼吸道吸入达到肺部沉积的医用器械,因雾化器具有无痛、治疗迅速有效、副作用小、体积小易携带等优点,所以广泛适用于内外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以及家庭治疗。然而,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雾化器进行雾化治疗时,诸多患者反映,当医生加入药物后患者无法辨别雾化杯里是否存在有药,或在使用过程中药液雾化后杯内产生雾液混合、液面不清晰,导致药物用完后患者也无法很直观的观察雾化杯里是否还有药,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雾化器加入药物后不好观察药液余量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方便观察药液余量的医用雾化器。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医用雾化器,包括雾化杯、雾化杯芯、雾化挡板、喷嘴、雾化腔、雾化出口、吸入装置、导入管、气源入口和液面高度识别装置,所述雾化杯上端设有雾化出口并与吸入装置连接,所述雾化杯底部设有与导入管连接的气源入口,所述雾化杯设有液面高度识别装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医用雾化器的液面高度识别装置,在雾化杯外壁刻有刻度,与外壁刻度对应的内壁设有导槽,导槽内部安装有颜色异于杯壁的浮球,浮球能浮在雾化杯内所加药液的液面上,导槽上端有限位装置,当所加药液达到最大药液量时,浮球上升到限位位置,提示使用者药液应加到最佳位置,当进行雾化治疗时,可随时观察浮球所处液面所对应的刻度来识别药液余量。
上述方案中,所述导槽与浮球间有间隙,保证浮球能在导槽内无阻碍上下移动,不存在卡滞,即随着雾化治疗进行,浮球所处位置能反应液面高度变化,并通过刻度量化药液使用情况以及药液余量。
上述方案中,所述导槽上端的限位装置,通过卡扣连接可以方便将浮球取出,方便进行清洗,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液面识别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限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和图3,详细给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医用雾化杯,包括雾化杯1、雾化杯芯2、雾化挡板3、喷嘴4、雾化腔5、雾化出口6、吸入装置7、导入管8、气源入口9、调节盖12和包含导槽10、浮球11及限位装置13的液面高度识别装置,雾化杯1上端设有雾化出口6并与吸入装置7连接,底部设有气源入口9并与导入管8连接,雾化杯1底部设置为平的,雾化杯1外壁刻有刻度,与外壁刻度对应的内壁设有导槽10,导槽内部安装有颜色异于杯壁的浮球11,导槽上端有限位装置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874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