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拟钻头破岩扭矩的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87182.5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66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冯江鹏;郑德帅;何汉平;赵晨熙;胡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G01M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550 | 代理人: | 郭韫 |
地址: | 100028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钻头 扭矩 实验 装置 | ||
1.一种模拟钻头破岩扭矩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钻头破岩扭矩的实验装置包括电机、液压系统、液压控制系统和液压离合器;
所述电机与液压离合器的主动轴连接;
所述液压系统与液压离合器连接;
所述液压控制系统与液压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钻头破岩扭矩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离合器包括同轴线设置的主动轴、液压缸、活塞、外壳、静摩擦片和动摩擦片;所述液压缸设置在主动轴的一端,所述外壳设置在主动轴的另一端;
所述活塞设置在液压缸内;
所述静摩擦片、动摩擦片均设置在外壳的内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拟钻头破岩扭矩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包括圆盘状底面和与之同轴线设置且连成一体的圆筒状缸体;
在所述圆盘状底面面向缸体内的一侧设有与其同轴线且连成一体的环状凸台;
所述环状凸台的外壁与所述液压缸的缸体的内壁以及圆盘状底面围合形成环状储油区;
所述活塞为环状结构,其位于环状储油区内,外壁与缸体的内壁接触,内壁与环状凸台的外壁接触,并能够在储油区内沿液压缸的轴线往复移动;
在所述活塞位于储油区外的端面与静摩擦片之间安装有与两者连接且同轴线的推力轴承;
在所述环状凸台与静摩擦片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环状凸台的端面连接,另一端与静摩擦片的端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拟钻头破岩扭矩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状凸台与静摩擦片之间设有4个在圆周上均布的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模拟钻头破岩扭矩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的外壁与缸体的内壁之间、活塞的内壁与环状凸台的外壁之间分别设有活塞密封圈;
在所述液压缸的圆筒状缸体上开有液压油输入口,该液压油输入口与液压离合器输入管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拟钻头破岩扭矩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依次连接的大圆筒段、圆锥段和小圆筒段;所述大圆筒段的直径大于所述小圆筒段的直径;所述圆锥段的两端分别与大圆筒段、小圆筒段连接;
所述静摩擦片、动摩擦片均设置在所述大圆筒段的内腔中;
在所述大圆筒段的内壁开有多个与其轴线平行的沟槽;
所述静摩擦片为圆盘状结构,在其中心开有通孔;
在所述静摩擦片的外缘上设有多个凸起,每个凸起对应安装在外壳大圆筒段内壁上的一个沟槽内;
所述静摩擦片能够沿外壳的轴线往复移动;
在所述动摩擦片的中心开有通孔,所述动摩擦片通过通孔内的平键与主动轴连接;在主动轴上安装有与其同轴线的挡环,所述挡环将动摩擦片顶住,当主动轴旋转时,动摩擦片随主动轴一起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拟钻头破岩扭矩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静摩擦片面对动摩擦片的一侧上设置有静摩擦片耐磨层,在所述动摩擦片面对静摩擦片的一侧上设置有动摩擦片耐磨层;
当活塞推动静摩擦片与动摩擦片接触时,所述静摩擦片耐磨层与动摩擦片耐磨层直接紧密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拟钻头破岩扭矩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液压缸的圆盘状底面的中心开有通孔,所述主动轴从该通孔穿入,依次穿过环状凸台的通孔、静摩擦片的通孔、动摩擦片的通孔、挡环的中心孔后穿入到外壳的小圆筒段的内腔中,小圆筒段为该实验装置的输出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拟钻头破岩扭矩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液压缸的圆盘状底面的通孔内壁与主动轴之间、在所述小圆筒段的内壁与主动轴的外壁之间分别安装有轴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拟钻头破岩扭矩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油缸、油泵、高压管线;
所述液压油缸通过吸入管线与油泵连接;
所述油泵通过高压管线与液压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电控比例阀、电源、PLC控制器、计算机;
所述电控比例阀一端与液压系统中的高压管线连接,另一端通过液压离合器输入管线与液压离合器上的所述液压油输入口连接;
所述计算机与PLC控制器连接;
所述PLC控制器与所述电控比例阀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8718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矩形弹簧抱紧力测试台
- 下一篇:一种接触网硬点动态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