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86073.1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02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沈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元控股集团杭州热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B01D4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4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脱硫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热电厂在燃煤过程中,产生了大量SO2气体,传统的脱硫方法通过喷淋石灰石浆液,使其与SO2气体形成脱硫反应,减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
在脱硫后,需要对经脱硫后的烟气进行除雾处理。然而,传统的除雾装置多为弯折的通道,由于烟气中带有雾气,在通过的过程中,雾气在弯折的通道的内壁上凝成液滴,缩小了烟气通过的路径,从而出现除雾装置被堵塞的现象,进而影响通风效果,锅炉内的烟气难以排出,最后导致锅炉的运行受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硫装置,具有较好的除雾效果并且不易堵塞除雾组件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脱硫装置,包括塔体,设置于塔体的内部的进烟口和出烟口,所述塔体的内部设置有除雾组件,所述除雾组件包括除雾部和滞留部,所述滞留部设置于除雾部的下方,所述除雾部中设置有若干组弯折状的除雾通道,所述滞留部包括镂空设置的滞留框架以及设置于滞留框架的内部的滞留件,所述滞留件设置于除雾通道的下方,所述滞留件的尺寸小于除雾通道的内径,烟气带动所述滞留件在滞留框架内运动。
如此设置,当烟气从进烟口进入塔体的内部后,不断向上扩散,经脱硫作用后,到达滞留框架,并带动其中的滞留件运动,并使其与烟气充分接触,从而使烟气在其表面形成液滴,并将烟气中的杂质粘附,继续向除雾通道扩散的烟气中的杂质和雾气含量大幅降低。且在除雾通道的作用下,烟气中的雾气以及杂质被进一步去除。由于通过除雾通道的烟气中的雾气以及杂质含量已经大幅降低,则不易造成除雾通道的堵塞,可使滞留部与除雾部达到较好的通气的作用,进而不易影响锅炉的运行。另一方面,经脱硫后的烟气最先与滞留框架与滞留件接触。因此,在滞留件表面的液滴会越凝越多,最终会带着杂质滴落,从而达到去除滞留件表面的杂质的作用,使滞留件在烟气的不断推动作用下继续运动,并且继续对烟气中的雾气以及杂质进行初步且有效的去除。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除雾通道包括连通设置的第一弯折件和第二弯折件,所述第一弯折件靠近滞留部设置,所述第一弯折件的内部直线间距大于第二弯折件的内部直线间距。
如此设置,通过滞留部的烟气继续向上扩散,其中仍携带有水汽以及杂质,烟气最先进入第一弯折件,由于第一弯折件的内部直线间距较大,烟气较易进入并继续向第二弯折件扩散。在烟气向第二弯折件扩散的过程中,烟气较易在第一弯折件以及第一弯折件与第二弯折件的连接处均凝成液滴,而在第二弯折件内部形成的液滴较少,不易造成和除雾通道的堵塞,也不易影响烟气的排出,有助于使锅炉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弯折件与第二弯折件之间绕顺时针方向的夹角为120-150°。
如此设置,第一弯折件与第二弯折件之间的夹角在这个范围内,可对通过的烟气具有较好的阻挡作用,使烟气中的雾气凝成液滴沾附在第一弯折件的内壁以及第一弯折件与第二弯折件的连接处的内壁上,但烟气还能较为顺利地通过第二弯折件而继续向上扩散,直至从出烟口排出。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滞留框架内部设置有水平轴,所述水平轴穿设通过滞留件,所述滞留件的高度小于滞留框架的内部的高度,烟气带动滞留件绕水平轴转动。
如此设置,在烟气向上的推动作用下,滞留件绕着水平轴转动,从而使其表面充分接触烟气,并且使烟气中的雾气在滞留件的表面形成液滴,减小雾气对除雾通道的影响。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滞留框架内部设置有竖直轴,所述滞留件套设于竖直轴外部,所述竖直轴的高度大于滞留件的高度。
如此设置,在烟气不断向上的扩散以及受到塔体的内壁的阻挡作用下,烟气不仅可以带动滞留件绕竖直轴转动,而且可以推动滞留件沿竖直向上移动,竖直轴的高度大于滞留件的高度,给滞留件预留一定的缓冲空间,使其可以一边向上移动一般自转,使滞留件可承受来自多方向的烟气的作用,减小其损伤程度。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滞留件为塑料材质,所述滞留件的形状包括柱状、球状中的一种。
如此设置,柱状和球状的滞留件具有较大的表面积,通过竖直轴或者水平轴的穿设后,在烟气的推动作用下可形成转动。且其与烟气可发生较为充分的接触,有效使烟气中较多的雾气在滞留件表面凝成液滴。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滞留件的表面倾斜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与滞留框架之间设置有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元控股集团杭州热电有限公司,未经三元控股集团杭州热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860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