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热灸抱枕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85552.1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88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任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荣光石墨烯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昆明科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3111 | 代理人: | 徐洪刚;孙山明 |
地址: | 650503 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区新城马***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带 扭力弹簧 抱枕本体 碳纤维发热片 固定片 夹层 抱枕 热灸 水壶 本实用新型 装置结构 受凉 开口端 微电池 子母扣 滑落 卡合 卡块 卡套 拉出 装入 保温 腹部 胸部 食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热灸抱枕,包括抱枕本体、碳纤维发热片、超级微电池、开关、夹层、开口端、子母扣、第一扭力弹簧、第一固定片、第一圆柱、第一固定带、卡套、第二固定片、第二扭力弹簧、第二圆柱、第二固定带和卡块。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通过第一固定带上的卡套和第二固定带上的卡块卡合可有效把抱枕本体固定在使用者的腹部或胸部,避免了使用者睡着后抱枕本体从使用者身上滑落而影响使用效果,通过第一扭力弹簧和第二扭力弹簧可有效的收回拉出的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夹层可装入水壶和未吃完的食物,碳纤维发热片发出的热量可有效的为水壶中的水和食物进行保温,避免了水和食物受凉后无法食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抱枕,具体为一种新型热灸抱枕,属于保健用品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从身体构造上看,腹部是连接上半身体与下半身体最为重要的一个地方,腹部里面放置着很多重要的器官,所以也是日常养生的重要之地。
热灸抱枕通过内部的加热片对腹部和胸部在进行热灸护理时,使用者抱住抱枕可能会睡着,使用者的手臂可能会放松使抱枕从腹部或胸部处掉落,影响热灸效果;使用者可能会有随身携带有水壶和未食用完的食物,而放置在外界环境中可能会受凉。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热灸抱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热灸抱枕。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新型热灸抱枕,包括抱枕本体以及镶嵌至抱枕本体顶端中部的开关,所述抱枕本体内部固定连接有超级微电池和碳纤维发热片,所述抱枕本体内部开有夹层,所述夹层开口端处缝合有子母扣,所述抱枕本体内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表面焊接有第一扭力弹簧,所述第一扭力弹簧末端焊接有第一圆柱,所述第一圆柱表面缠绕有第一固定带,且第一固定带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一圆柱,所述第一固定带另一端套接有卡套,所述第二固定片表面焊接有第二扭力弹簧,所述第二扭力弹簧末端焊接有第二圆柱,所述第二圆柱缠绕有第二固定带,且第二固定带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二圆柱,所述第二固定带另一端套接有卡块。
优选的,所述夹层位于碳纤维发热片与第二圆柱之间。
优选的,所述开关、超级微电池和碳纤维发热片之间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超级微电池设有三个,且三个超级微电池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圆柱与第二圆柱之间关于开关对称。
优选的,所述碳纤维发热片设有十二个,且十二个碳纤维发热片呈×矩形阵列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通过第一固定带上的卡套和第二固定带上的卡块卡合可有效把抱枕本体固定在使用者的腹部或胸部,避免了使用者睡着后抱枕本体从使用者身上滑落而影响使用效果,通过第一扭力弹簧和第二扭力弹簧可有效的收回拉出的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夹层可装入水壶和未吃完的食物,碳纤维发热片发出的热量可有效的为水壶中的水和食物进行保温,避免了水和食物受凉后无法食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碳纤维发热片、开口端和第二圆柱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抱枕本体,2、碳纤维发热片,3、超级微电池,4、开关,5、夹层,6、开口端,7、子母扣,8、第一扭力弹簧,9、第一固定片,10、第一圆柱,11、第一固定带,12、卡套,13、第二固定片,14、第二扭力弹簧,15、第二圆柱,16、第二固定带,17、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荣光石墨烯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云南荣光石墨烯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855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