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温度可调的导流能力测试实验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85352.6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8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守毅;郭建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1K7/02;G01K1/02;G05D2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度 可调 导流 能力 测试 实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流能力测试实验装置,具体为一种温度可调的导流能力测试实验仪,属于石油天然气开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伴随着世界油气资源需求量持续增长,非常规油气资源成为全球石油勘探开发的新领域。中国已探明的致密油地质储量为6.44×1013桶,技术可采储量为3.22×108桶(平均采收率约为5%),仅次于俄罗斯和美国,形成条件比较有利,具有较大勘探潜力。目前我国已有5个盆地中发现致密油,其中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已进入工业化生产,该技术形成的支撑缝网使得致密油单井产量取得初步成效。
通过压裂技术(水力压裂、CO2压裂)对油气储层进行改造成会产生复杂的裂缝,而上述裂缝的导流能力是评价压裂作业增产效果的重要指标,并对压裂设计的优化起关键作用。目前,普遍研究方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6302-2009压裂支撑剂充填层短期导流能力推荐方法》进行测试获取液相导流能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对致密油压裂施工优化设计提供基础参数,应用较为广泛,同时该标准也详细介绍了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但是该标准中所介绍的装置只能在室温下进行测量,不能调节实验温度,众所周知温度会影响液体的粘度,因此会导致测量结果出现误差,为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需要研发一种温度可以调节的导流能力测试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温度可调的导流能力测试实验仪。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温度可调的导流能力测试实验仪,它包含气体钢瓶、减压阀、温控箱、换热螺旋管、流量调节阀、流量计、导流室、插孔A、温度传感器A、插孔B、温度传感器B、真空泵、回压调节器、隔板、加热模块、制冷模块、插孔C、温度传感器C和核心处理器。所述气体钢瓶与换热螺旋管通过管线连接且二者之间设有减压阀,换热螺旋管与导流室通过管线连接且二者之间设有流量调节阀和流量计,导流室进口和出口分别设有插孔A和插孔B而且插孔内设有温度传感器A和温度传感器B,导流室通过管线分别与真空泵和回压调节器连接,换热螺旋管和导流室设置在温控箱内部,温控箱内的底部设有加热模块和制冷模块,加热模块和制冷模块上部设有隔板,温控箱底部中央设有插孔C,插孔C内设有温度传感器C,温度传感器A、温度传感器B、温度传感器C、加热模块和制冷模块都与核心处理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温控箱由箱体和活动门构成,箱体和活动门之间通过合页连接,活动门的左侧设有把手,箱体正面的左侧分别设有温度显示屏、温度调节按钮和电源开关,流量调节阀和流量计镶嵌在壳体的正面以方便调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加热模块采用继电器控制的半导体加热片X9-J3030,制冷模块采用继电器控制的半导体制冷片 TEC1-127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温度传感器A、温度传感器B和温度传感器C全部采用K型热电偶,装配简单、更换方便、测量精度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隔板上设有上下贯穿的气孔,使得温控箱内部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管线全部采用316L不锈钢管线。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由于设置了温控箱所以可以调节实验的温度条件,加热模块和制冷模块的设置可以满足温度范围需要,同时设置了多个温度传感器可以对温度条件实现精确的监测,自动化程度较高,实验数据更加精确,实用性较强值得大范围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温控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隔板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气体钢瓶、2.减压阀、3.温控箱、31.箱体、32.活动门、321.把手、322. 合页、33.温度显示屏、34.温度调节按钮、35.电源开关4.换热螺旋管、5.流量调节阀、6.流量计、7.导流室、8.插孔A、9.温度传感器A、10.插孔B、 11.温度传感器B、12.真空泵、13.回压调节器、14.隔板、15.加热模块、16. 制冷模块、17.插孔C、18.温度传感器C、19.核心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853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滤棒(三角形空芯)
- 下一篇:滤棒(六角星形空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