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输液泵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85133.8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00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章志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同济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22 | 分类号: | G01N30/22;G01N30/20;G05D2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86 | 代理人: | 龚建良 |
地址: | 22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相色谱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输液泵。
背景技术
液相色谱仪等液相色谱类检测分析产品越来越多地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安全、生命科学、环境保护、农业分析以及一些新兴科技行业。高压输液泵是液相色谱仪等液相检测分析系统的三大重要部件之一。高压输液泵作为高压输液部分,用于将流动相和样品输入到色谱柱和色谱分析部分(检测器)中,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仪器和分析结构的可靠性。
目前,比较先进的高压输液泵包括泵主体、阻尼器、压力传感器、放空阀、电机及控制部分等。其工作流程是泵主体将流动相通过输出端口先后输入、通过阻尼器、压力传感器、放空阀,最终输入色谱柱将流动相中的诸多分子分离排序后进入检测器,最后由检测器来检测待检样品中的某种物质。现有高压输液泵的压力传感器和放空阀通常采用分体设计,压力传感器和放空阀设置在不同位置,通过管路连接。然而,这种分体设计存在两大问题:一、为了便于操作,压力传感器和放空阀均需要设置在泵的前面板上,占用前面板的空间较大,不利于泵总体设计的小型化;如果将放空阀设置在前面板,而将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泵的机箱内,那么如果压力传感器出现泄漏等问题,将难于发现和维护;二、压力传感器与放空阀分体设计会使连接的管路过长,加大了液路的滞后体积,直接影响到测试效果和测试速度,同时分体设计的部件较多,对管路的密封性要求更严苛。
专利液相色谱用放空阀(公告日2012.10.10,公告号CN202484313U)公开了一种液相色谱用放空阀,包括有放空阀体,放空阀体内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放空阀体内分别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放空阀体上还设有放空口,放空阀体上在放空口的位置拧有放空螺钉,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位于放空阀体的下端和上端,放空口位于放空阀体上进液口与出液口之间的位置。该实用新型便于进液管更换液体时管路的清洗。虽然该实用新型压力传感器与放空阀也是一体式设计,但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放空阀内部,无疑导致放空阀体积的扩大,以及放空阀内部结构的改动。不仅如此,如果压力传感器出现问题检修维护不便,而且压力传感器与控制设备的电连接、信号传输也可能受到影响,不利于实时的压力监控及监控数据传输。
因此急需一种压力传感器和放空阀一体设计、结构简单、方便维护的高压输液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输液泵,该高压输液泵的压力传感器和放空阀采用一体设计,能够减少高压输液泵的整体体积、连接管路和液路的滞后体积,提升了检测效果和检测速度,同时方便了操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压输液泵,包括压力传感器和放空阀,放空阀包括放空阀旋钮组件和放空阀主体,放空阀主体为两端开口一体成型的中空机构;放空阀主体将放空阀旋钮组件与压力传感器对接。
优选的,放空阀主体的两端开口处设有内螺纹,内螺纹一个与放空阀旋钮组件上设置的外螺纹匹配,另一个与压力传感器上设置的外螺纹匹配,放空阀主体、放空阀旋钮组件与压力传感器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的匹配连接形成封闭结构。
优选的,放空阀旋钮组件包括放空阀旋钮和放空阀密封件,放空阀密封件套接在放空阀旋钮上。
优选的,压力传感器包括压力传感器本体和压力传感器密封件,压力传感器密封件套接在压力传感器本体上。
优选的,放空阀主体下端设有液体输入至放空阀主体的液相输入口。
优选的,放空阀主体上端设有液体输出的液相输出口。
优选的,液相输出口和液相输入口在放空阀主体上上下对称设置。
优选的,放空阀主体的侧面设有供高压输液泵内气体排出的放空口。
优选的,高压输液泵外部设有机箱前面板,放空阀主体与放空阀旋钮组件设在机箱前面板外部,放空阀主体与机箱前面板连接。
优选的,高压输液泵还包括控制系统和电机,压力传感器与电机、控制系统两两连接,控制系统实时采集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数据,控制系统依据压力数据动态调整修正电机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压力传感器和放空阀一体设计比原先的压力传感器、放空阀分体设计,减少了零部件,节约了制造成本。
2、压力传感器和放空阀一体设计比原先的分体设计,减小了泵的体积,有利于泵总体设计的小型化。
3、压力传感器和放空阀一体设计减小了两者的体积后,压力传感器和放空阀一体化的结构可以部分设置在机箱前面板上,这样便于对压力传感器和放空阀进行操作和维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同济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同济分析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851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