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升降的电脑显示器支撑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84525.2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61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袁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佳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降 电脑 显示器 支撑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升降的电脑显示器支撑架,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显示器(display)通常也被称为监视器。显示器是属于电脑的I/O设备,即输入输出设备。它是一种将一定的电子文件通过特定的传输设备显示到屏幕上再反射到人眼的显示工具,根据制造材料的不同,可分为:阴极射线管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等等,而目前很多的电脑显示器在实际应用中其支撑架不能自由升降,而部分能自由升降的支撑架结构较为复杂,制作成本高,因而实用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能有效实现自由升降过程的电脑显示器支撑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升降的电脑显示器支撑架,包括上部支撑管以及底部支撑座,所述上部支撑管垂直且可拆卸的固定在底部支撑座上,所述上部支撑管包括第一支撑管以及第二支撑管,所述第一支撑管的上端与电脑显示器的下部机体连接固定,其下端活动套接在第二支撑管的管体内,所述第二支撑管的下端可拆卸的连接固定在底部支撑座上的固定孔内,所述第一支撑管上设有弹片孔,所述弹片孔上设有一端连接在其孔边缘的弹片,所述弹片的自由端凸出第一支撑管的管体表面,所述第二支撑管的管体上设有多个与弹片配合卡接的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弹片的自由端上设有垂直弹片的片体设置的柱状凸缘。
作为优选,所述柱状凸缘设置为方柱结构。
作为优选,多个所述通孔均设置为方形孔且沿管体轴线方向直线排列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弹片设置为金属弹片。
作为优选,所述弹片设置为两个且相对设置,在两个弹片之间设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之间设有压缩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所述可升降的电脑显示器支撑架整体结构简单,安装制作以及操作方便,能有效且快捷的实现电脑显示器支撑架的自由上下升降,不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调节过程轻松且快捷,且制作成本低,因而实用性高,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支撑管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可升降的电脑显示器支撑架,包括上部支撑管以及底部支撑座1,所述上部支撑管垂直且可拆卸的固定在底部支撑座1上,所述上部支撑管包括第一支撑管2以及第二支撑管3,所述第一支撑管2的上端与电脑显示器的下部机体连接固定,其下端活动套接在第二支撑管3的管体内,所述第二支撑管3的下端可拆卸的连接固定在底部支撑座1上的固定孔内,所述第一支撑管2上设有弹片孔4,所述弹片孔4上设有一端连接在其孔边缘的弹片5,所述弹片5的自由端凸出第一支撑管2的管体表面,所述第二支撑管3的管体上设有多个与弹片5配合卡接的通孔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片5的自由端上设有垂直弹片的片体设置的柱状凸缘7,进一步地,所述柱状凸缘7设置为方柱结构,因而方便按压弹片卡扣支撑时的稳固性高,实用性高。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通孔6均设置为方形孔且沿管体轴线方向直线排列设
置,另外,为提高金属弹片的支撑稳定性,所述弹片设置为金属弹片。
而在实际应用中,为进一步提高弹片的弹性支撑的弹性效果,所述弹片设置为两个且相对设置,在两个弹片之间设有伸缩柱8,所述伸缩柱之间设有压缩弹簧9。
上述可升降的电脑显示器支撑架整体结构简单,安装制作以及操作方便,能有效且快捷的实现电脑显示器支撑架的自由上下升降,不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调节过程轻松且快捷,且制作成本低,实用性高。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佳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佳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845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