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类三角圆弧结构的导光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984046.0 | 申请日: | 2017-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8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 发明(设计)人: | 陈玮;王健;王水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天禄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 地址: | 21513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种类 三角 圆弧 结构 导光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用品,尤其涉及一种类三角圆弧结构的导光板。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具有轻、薄、耗电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现代化信息设备中。由于液晶显示面板中的液晶本身不具发光特性,为达到显示效果,必须给液晶显示面板提供一面光源装置,如背光模块,该面光源装置之功能在于向液晶显示面板提供辉度充分且均匀之面光源。对于LED光源,由于LED出光时具有一个有限的发散角而且出光处的能量较大,所以当导光板被LED点亮时,会在导光板的入光处看到明显的亮暗现象,即是俗称的Hot Spot,所以当导光板盖上玻璃后会造成LED入光处的质量不佳。
导光板的原理是利用网点(油墨网点,热压网点,注塑网点)破坏LED光源光线的全反射,从而让光线从导光板出来,实现LED线光源变成面光源的目的,为显示器提供发光源。但是现有的导光板网点简单,且出光面不做任何处理,光线利用率低,有些出光面做处理就是普通的形状,三角形,圆形,但是这两种形状的光学提升效果不明显(如图1~3所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类三角圆弧结构的导光板,在出光面上采用特殊形状结构,可以提高光效利用率,同时光效过渡效果均匀,且遮蔽性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类三角圆弧结构的导光板,包括入光面,与该入光面相交的底面,以及与底面相对的出光面,所述出光面上连续邻接设置有多个平行于入光面的导光结构,且该导光结构截面为类三角圆弧形,具有类三角底部和圆弧,其中类三角底部为对称的倾斜面,其倾斜角度为70~90°,且两倾斜面将最大距离为20~200μm,圆弧与类三角底部上边缘连接,其圆弧半径为50~100μm,且圆弧的顶点的垂直深度为20~100μm。
作为优选,所述底面上具有多个连续邻接的网点,破坏导光板的全反射,将光线从导光板打出,为显示器提供背光源。
作为优选,所述入光面印刷有网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类三角圆弧结构的导光板,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在出光面上采用特殊形状结构,可以提高光效利用率,同时光效过渡效果均匀,且遮蔽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种导光板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导光板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又一种导光板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导光板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导光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4~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类三角圆弧结构的导光板,包括入光面1,与该入光面1相交的底面2,以及与底面相对的出光面3,所述出光面上连续邻接设置有多个平行于入光面的导光结构4,所述底面上具有多个连续邻接的半圆形结构5,所述入光面印刷有网点。
具体说来,所示导光结构4截面为类三角圆弧形,具有类三角底部6和圆弧7,其中类三角底部6为对称的倾斜面,其倾斜角度a为70~90°,且两倾斜面将最大距离P为20~200μm,圆弧与类三角底部上边缘连接,其圆弧半径R为50~100μm,且圆弧的顶点的垂直深度D为20~100μm。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类三角圆弧结构的导光板,其原理为:射入导光板的光线通过网点破坏全反射后,漫射经过导光板上表面,通过三角底部结构缩小光线的打开角度,从而提高光线利用率,然后再通过圆弧结构提高光线过渡效果,从而提高了光线整体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天禄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天禄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840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矿物废机油再生的吸附剂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易于出料的碳分子筛活化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