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兼容心脏起搏器除颤功能的迷走神经刺激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83912.4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72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陆彦州;赵璐露;赵玲;蒲里津;华宝桐;杜锐生;张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彦州;赵璐露;赵玲 |
主分类号: | A61N1/39 | 分类号: | A61N1/39;A61N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李宏伟 |
地址: | 650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迷走神经刺激 右室 脉冲发生器 心脏 心脏起搏器 癫痫 本实用新型 迷走神经 兼容 螺旋状电极 皮下组织 电极头 内连接 遥控头 心电 编程 感知 电源 刺激 预防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兼容心脏起搏器除颤功能的迷走神经刺激器,包括脉冲发生器、迷走神经刺激电极和右室心脏电极,迷走神经刺激电极和右室心脏电极均为螺旋状电极,迷走神经刺激电极和右室心脏电极均连接在脉冲发生器上,迷走神经刺激电极与迷走神经连接,右室心脏电极位于右室心脏内,脉冲发生器位于皮下组织内,所述迷走神经刺激电极和右室心脏电极头端均设置有编程遥控头,所述脉冲发生器内连接有电源。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已确诊癫痫的患者在癫痫发作前提前感知到心电异常后刺激左侧迷走神经,从而可以预防及治疗癫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兼容心脏起搏器除颤功能的迷走神经刺激器,是一种兼容心脏起搏器除颤功能的迷走神经刺激器。
背景技术
癫痫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部疾病,以脑神经元过度放电导致反复、发作性和短暂性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癫痫是一种致残率高、病程长和以临床反复发作为特点、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的疾病。
目前癫痫的主要治疗方法有:1、药物治疗:如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拉莫三嗪等。2、物理疗法:当药物治疗疗效不显著时,可以尝试物理疗法。目前提出的物理疗法主要有迷走神经刺激术、脑深部电刺激术,控制癫痫发作,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时,可行外科手术干预。3.外科治疗:当药物、物理疗法等治疗方法仍然不能控制癫痫发作时,可进行外科手术治疗。但对于癫痫病灶位于大脑的运动或语言等重要功能区,病灶切除手术会导致严重功能障碍者4.中药治疗:当西药治疗难治性癫痫疗效不佳时可尝试中药治疗,但疗效缺乏循证医学证据。5.放射疗法:近年来立体定位放射技术的研究推动了癫痫放射治疗的发展,但选择剂量、癫痫灶的准确定位、目靶区的体积以及如何评估其近期和远期效果等仍需大宗试验证实。但仍有部分患者对上述治疗方法均无效。
目前尚无提前预知癫痫的发作及通过感知癫痫发作从而进行精准治疗的方法。
迷走神经属于混合性神经,是行程最长、分布范围最广的脑神经,约80%为感觉纤维,将头、颈和胸腹脏器的感受传至大脑。传入神经纤维通过节状神经节止于孤束核,孤束核发出的纤维投射到下丘脑、丘脑、杏仁核和前脑边缘系统,这些投射区域与癫痫存在着密切关系。右侧迷走神经司窦房结功能,与心房的关系更为密切,而左侧迷走神经司房室结功能,主要与心室有关,而且心室的迷走神经支配没有心房那样密集,所以左侧迷走神经刺激一般不会对心脏产生影响,常将分离左侧迷走神经,将导线的双极电极固定于左侧迷走神经干上。
1985年在迷走神经生理功能动物研究中发现,对迷走神经的不同强度刺激会引起脑电图不同的改变,因而首次提出应用迷走神经电刺激治疗癫痫。
迷走神经刺激器系统主要由脉冲发生器、螺旋状电极以及编程遥控头等部分组成。正常情况下,安装迷走神经刺激器系统的手术操作大约需要2小时。通常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基于右侧迷走神经参与支配窦房结,刺激有可能引发心律紊乱,因而临床上通常采用刺激左侧颈迷走神经干。首先在左锁骨中线下方8cm处做一横切口,分离皮下组织以放置脉冲发生器。然后在左侧乳突与锁骨间纵行切开皮肤约10cm,游离迷走神经3cm。用隧道形成器做一连接两切口的皮下隧道,放置导线,将其一端的螺旋电极缠绕在迷走神经上,检测脉冲发生器后将另一端与之连接,重复检测后将导线固定于深筋膜,同时固定脉冲发生器于胸肌皮下筋膜,最后缝合皮肤。术后病人留院观察一天。术后两周,通过配套软件设置迷走神经刺激器工作参数。临床上,由于患者的病因病情各异,最终选定的刺激参数可以不同。
目前,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癫痫已被全球各国的病患使用过、确实可减少癫痫发作。与癫痫手术相比,相对是比较安全与有较轻的副作用。效果是长期性的。装置手术简易。但是其效果因人而异,有些人不适合采用,治疗效果不佳。由于其不可预测癫痫的发生,脉冲发生器在程控后,一直处于持续/间歇性发放电脉冲的状态,同时,一旦人为发现癫痫发作的先兆,使用者可利用自救设计发出一连串的高于基础需求的叠加脉冲刺激来削弱或直接解除潜在的发作威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彦州;赵璐露;赵玲,未经陆彦州;赵璐露;赵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839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视网膜假体植入芯片的封装结构
- 下一篇:敏感肌肤治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