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丝轮座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83853.0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28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春;吴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圣凯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32;B29C45/38;B29C45/33;B29C45/40;B29C45/66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8 | 代理人: | 曲洋 |
地址: | 250032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丝轮座 注塑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领域,具体是压丝轮座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压丝轮座由于其各个方向的通孔和透槽较多,另外由于倒钩存在,现有的注塑模具对其注塑较为困难,注塑过程容易产生困气,废料与产品无法自动脱落分离,人工分离的工作量较大,注塑成型的产品有毛刺,分型线不流畅,另外,现有注塑模具为一模两腔,注塑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压丝轮座注塑模具,其能够一次注塑四个产品,并且注塑出的产品与废料自动脱离,产品外观流畅。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压丝轮座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有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面板、脱料板和上模板,下模有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下模板、方铁、顶针板、顶针底板和底板,上模内设置唧嘴,上模板内设置上模仁,上模仁内设置两组成型腔,每组成型腔由两个成型腔构成,两个成型腔之间设置牛角形的料道,唧嘴与两组成型腔之间连通倒U形的流道,流道的两侧直边均为直径渐小的锥形,流道的端部直径最小,流道两端分别与两个料道连通,下模板内设置下模仁,下模仁两侧分别设置左滑块和右滑块,左滑块和右滑块上部分别开设上端向外倾斜的斜导孔,上模仁上设置斜导柱,斜导柱位于斜导孔内,左滑块和右滑块的内侧分别设置固定杆,两个固定杆相对设置且端部相互接触,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设置锁紧装置,顶针板上设置斜顶。
为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的锁紧装置有上端开口的固定筒和锁紧柱,固定筒固定在下模板上,锁紧柱固定在上模板上,固定筒内设置复位弹簧的一端,复位弹簧的另一端设置圆形的固定板,固定板位于固定筒内,固定板上部沿周圈设置数个上端向外倾斜的锁紧板,锁紧柱的直径与固定板的直径相同。所述的左滑块和右滑块的外侧分别设置耐磨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三板模大水口转细水口设计,模具由原来的一模两腔增加到一模四腔,提高注塑效率。模具开模时流道在最薄弱的端部处断裂,锥形流道分离自动掉落,废料与产品自动脱落分离,省去人工分离的工作量。滑块去斜顶不仅能解决产品的倒勾还能解决注塑过程中的困气现象。本实用新型能够使产品更美观,分型线更流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模具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Ⅰ部放大图;图5是图3的仰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下模具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俯视图;图8是沿图7的A-A线剖视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注塑成型的产品结构示意图;图10是锁紧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另一种状态图。
附图标记:1面板 2脱料板 3上模板 4下模板 5方铁 6顶针板 7顶针底板 8底板 9拉料针 10小拉杆 11大拉杆 12锁紧装置 13斜顶 14导柱 15回程杆 16弹簧 17上模仁 18定位环 19唧嘴 20镶针 21斜导柱 22流道 23料道 24顶针 25斜导孔 26支撑柱 27下模仁 28左滑块 29右滑块 30耐磨块 31固定杆 32固定筒 33锁紧弹簧 34固定板 35锁紧板 36锁紧柱。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圣凯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济南圣凯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838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