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棉长丝小提花布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83219.7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6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吴佳复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乡市玉溪针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2 | 分类号: | D04B1/12;D04B1/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戚正云 |
地址: | 3145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丝 提花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提花布织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全棉长丝小提花布,采用30寸28针织机织造,其由正面花型循环沿横向、纵向无限重复延伸构成,其正面花型循环由3个线圈纵行和22个线圈横列;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一种全棉长丝小提花布,其通过合理的结构编织,能极大的提高了面料的透气性能,同时其悬垂性好,手感舒适,凹凸感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提花布织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全棉长丝小提花布。
背景技术
纬编针织织物主要由三种面料结构单元,即成圈、集圈和不编织,成圈表示吃全针,针织完成整个编织过程,形成线圈 ;集圈表示吃半针,针织只是吃纱没有脱圈、成圈,在旧线圈上型材圆弧 ;而不编织表示不吃针,在织物背面形成浮线。完成一组线圈编织的结构成为路。
现有的纬编针织织物主要为单面布和双面布两种,这两种布结构简单,性能较低,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透气性和悬垂性好的全棉长丝小提花布。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全棉长丝小提花布,采用30寸28针织机织造,其由正面花型循环沿横向、纵向无限重复延伸构成,其正面花型循环由3个线圈纵行和44个线圈横列;其中:
正面花型循环第1个线圈纵行,其第1-44路均为成圈;
正面花型循环第2个线圈纵行,其第1-12、23-44路为成圈,第13-22路为集圈;
正面花型循环第3个线圈纵行,其第1-34路为成圈,第35-44路为集圈。
其喂纱为:第1-12路均为40D/24F长丝单纱喂入;第13-22路均为32英支全棉纱单纱喂入。
正面花型循环的排针方式依次为:1号针、1号针、1号针、1号针、1号针、2号针、1号针、1号针、1号针、1号针、1号针、3号针;以上述规律重复循环。
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一种全棉长丝小提花布,其通过合理的结构编织,能极大的提高了面料的透气性能,同时其悬垂性好,手感舒适,凹凸感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角排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全棉长丝小提花布,其特征是:采用30寸28针织机织造,其由正面花型循环1沿横向、纵向无限重复延伸构成,其正面花型循环1由3个线圈纵行和22个线圈横列;其中:
正面花型循环1第1个线圈纵行,其第1-44路均为成圈;
正面花型循环1第2个线圈纵行,其第1-12、23-44路为成圈,第13-22路为集圈;
正面花型循环1第3个线圈纵行,其第1-34路为成圈,第35-44路为集圈。
其喂纱为:第1-12路均为40D/24F长丝单纱喂入;第13-22路均为32英支全棉纱单纱喂入。
正面花型循环1的排针方式依次为:1号针、1号针、1号针、1号针、1号针、2号针、1号针、1号针、1号针、1号针、1号针、3号针;以上述规律重复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市玉溪针织有限公司,未经桐乡市玉溪针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832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工污水多级处理回收装置
- 下一篇:无动力LNG固定式加注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