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微电极快速装夹替换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82836.5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8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兵;朱明进;侯洪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沃思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11/00 | 分类号: | B23H11/00;B23H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刘君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微电极 快速 替换 | ||
一种用于微电极快速装夹替换治具,包括治具底座、电极安装座、电极,电极安装座底端安装在治具底座上,另一端连接电极,其中电极安装在电极安装孔中,并用电极定位通孔将其固定住。根据需加工微电极选择设有合适尺寸、形状的电极安装孔的电极安装座,且可利用定位凹形槽、凸起筋位精确装夹定位。该治具可满足不同电极安装座之间的快速更换,又无需过大体积的微电极铜料,降低原料成本,同时需加工量大大减小,缩短了加工时间,缓解了EROWA治具座供应不足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微电极快速装夹替换治具。
背景技术
EDM(电火花加工)技术被应用于多种工件的切割加工领域,在模具、样板、凸轮、成形刀具、精密细小零件和特殊材料的加工中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该技术的概念为:利用电极与工件之间通电产生火花的瞬间高温,去除工件表面上的材料,电火花加工适用于高硬度导电工件的加工。
目前消费品市场产品的外形设计越来越趋向于薄、小、亮、精等尖端的时尚主题。这样就会给制造带来相当的难度。在消费性电子行业(如手机, MP4)等相关产品的制造中,EDM已经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加工技术,它能准确的控制产品的外形尺寸。电极是模具EDM加工的刀具,由于电极规格大小不一,且数量较多,其中有很多单一特征的微小电极,如果采用传统的EROWA 治具装夹,需要放置较大体积的电极铜料以便适于装夹加工,但是对于微电极的加工来说,将大的电极铜料加工成很小的电极,不仅造成电极铜料的浪费,而且延长了电极的加工时间,使EROWA治具长时间处于呆滞状态。在车间周转过程中,经常造成EROWA治具座供应不足的情况。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微电极快速装夹替换治具,专用于加工微电极装夹。微电极的尺寸、外形不一,该装夹治具既可满足不同电极安装座之间的快速更换,又无需过大体积的微电极铜料,节省了原材料,同时需加工量大大减小,缩短了加工时间,缓解了EROWA治具座供应不足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一种用于微电极快速装夹替换治具,包括:治具底座1、电极安装座2、电极3,其中,治具底座1中心位置设有通孔7,电极安装座2中心线的两端分别加工有第一电极安装孔4、底座锁紧螺纹孔6,侧面加工有电极固定螺纹孔5,且电极固定螺纹孔5与第一电极安装孔4相通,电极安装座2一端固定于治具底座1上,另一端与电极3连接。
将插入通孔7中的螺栓拧入电极安装座2底部中心的底座锁紧螺纹孔6 中,即将治具底座1上端面与电极安装座2设有底座锁紧螺纹孔6的端面为接触面固定连接;再将电极3插入第一电极安装孔4中,利用螺栓拧入电极固定螺纹孔5中,利用挤压力将电极3固定于第一电极安装孔4内,以免在加工过程中电极3因震动脱落。微电极的尺寸不一,所以在多个电极安装座 2中加工出尺寸、外形不一的孔。根据需要加工的微电极尺寸选择合适的电极安装座2,只需取出底部螺栓即可替换合适的电极安装座2,既节省了电极铜料、降低可加工量、缩短加工周期,缓解EROWA治具座供应不足的情况,同时简化了车间工人更换装夹治具的操作难度。
优选的,所述用于微电极快速装夹替换治具,电极安装座2中与电极固定螺纹孔5相邻的两个侧面上,一侧面的中心位置设有底座锁紧螺纹孔6,另一侧面上设有与电极固定螺纹孔相通的第二电极安装孔10,且该孔的尺寸、形状与电极安装座2上已有的第一电极安装孔4不同。
所述用于微电极快速装夹替换治具,通过在同一电极安装座2上设置两种尺寸的电极安装孔,可以满足更多尺寸、形状的电极3装夹使用,节省寻找、运送、存储及机械加工过程中人力、物力的投入。
优选的,所述用于微电极快速装夹替换治具,电极安装座2与治具底座 1的安装接触面上分别设有相匹配的定位凹形槽8、定位凸起筋位9。通过定位凹形槽8、定位凸起筋位9的卡扣固定作用,可将电极安装座2更精确的安装于治具底座1的对中位置上,起到精确定位的作用,且只需对准位置进行滑动即可完成定位凹形槽8、定位凸起筋位9卡扣结构的安装、拆卸过程,简单易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沃思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沃思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828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抛光粉溶液循环过滤系统
- 下一篇:一种负离子发生器的显示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