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温管的转角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82601.6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73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宇;陈燕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同力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3/02 | 分类号: | F16L43/02;F16L59/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转角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指一种保温管。
背景技术
冬天水管的热损失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为降低从热水箱到用户热水管的热损失,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在管道表面包裹保温布,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安装比较麻烦,而且人工包覆使保温层与管道外壁之间有较大空隙,所以保温效果不够理想,仍然有较大的能量外泄,特别是在保温布破损的情况下,还容易发生烫伤或冻伤,存在安全隐患。2、现有的保温管从里到外分为三层结构,内层的钢管层、中间的保温材料层和外层的PVC保护管层,其中,保温材料层是采用高压发泡机在钢管与PVC保护管之间形成的空腔中一次性注入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原液而成,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保温管在制造过程中,内管和外管之间容易发生相对位移,造成保温管变形或者严重偏心,从而使保温材料厚度不均,影响保温效果,并且在日后的安装过程中还会出现接管困难、接口处留有间隙,从而降低了保温效果,且外形不美观等问题; 3、现有技术中保温管连接是在连接处包裹保温布,操作麻烦,而且难以保证保温管的同轴度,连接后保温效果不理想。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温管的转角连接结构,保温效果好并且可实现快速连接。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温管的转角连接结构,包括保温管及用于保温管转角连接的弯头,所述保温管包括内管、外管、弹性支架和保温层,内管与外管相套,保温层设置在内管与外管之间,内管通过弹性支架固定在外管的中心,该弹性支架可单向移动的设置在内管上;所述弯头由两对称的上半弯头和下半弯头对合形成的中空弯管,上半弯头和下半弯头其中一侧边通过铰链铰接在一起,其余侧边通过卡扣可拆扣合。
所述弹性支架具有一中空套环,该套环紧配合套置在内管的表面,套环的四周均布若干个弹性支撑臂,该弹性支撑臂的末端横向设有反向止动片,该反向止动片的上表面抵靠在外管内壁上。
所述弹性支撑臂的上部偏离中空套环轴心线的垂直面朝一侧略微倾斜。
所述反向止动片的上表面呈齿形。
所述弯头中空部形成一弯孔,该弯孔的两端孔口形成凸缘,该凸缘的内径与保温管的外径相匹配。
所述上半弯头或下半弯头的管壁上设有浇注发泡剂的注入口和通气孔。
所述卡扣为公扣和母扣的配合,分别对应设置在上半弯头和下半弯头结合部侧壁上。
所述上半弯头和下半弯头内面弯折处设有支撑柱,上半弯头与下半弯头对合后两支撑柱支撑的保温管内管上。
所述反向止动片与弹性支撑臂一体成型。
所述保温层通过注入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原液而形成。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弹性支架的设计使保温管内管和外管可保持相对高的同轴度,形成的保温层壁厚均匀,进而保证保温效果,而作为该保温管转角连接用的弯头是由两个对称的上半弯头和下半弯头对合形成,上半弯头和下半弯头的一侧通过铰链铰接,另一侧通过卡扣扣合,藉此可达成保温管的快速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弯头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弯头打开状态的平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弯头上半弯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弯头下半弯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保温管的转角连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同力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同力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826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因测序试剂组分摆放提示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市政工程用的道路防撞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