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张力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82544.1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1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耐达通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23/26 | 分类号: | B65H23/2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何家富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缠绕单元 缠绕杆 本实用新型 张力机构 张紧带 安装方便 定位设置 交错重叠 控制连接 影响因素 张力恒定 张力释放 张力问题 质量稳定 转动单元 动力源 张紧力 纸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张力机构,用于待张紧带上并对该待张紧带提供张紧力,包括控制单元、二转动单元、第一缠绕单元和第二缠绕单元,该第一缠绕单元设置有至少一第一缠绕杆,第二缠绕单元设置有至少一第二缠绕杆,且第一缠绕杆和第二缠绕杆相互交错重叠,该第一缠绕单元被定位设置,该第二缠绕单元与控制单元控制连接,控制单元控制该第二缠绕单元相对该第一缠绕单元位移。本实用新型通过路径的变化来增加摩擦力,从而满足了张力的需要;不仅解决了张力问题,也解决了张力释放问题,使得上纸袋更加方便;还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不需要动力源、张力可瞬间为零,便于操作、张力恒定影响因素少,从而使得产品的质量稳定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张力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张力机构。
背景技术
缠绕带在传送收卷过程中,其两端转动设置于两个滚筒上,缠绕带本身的张力是不够的,这就容易导致收卷被打乱。传统解决缠绕带张力不足的办法为通过电子张力器给纸盘增加摩擦或者手工抱紧增加摩擦,以此来提供足够大的张紧力,但手工抱紧增加摩擦的方式,因为一直处于人工动态控制调节状态,存在操作不方便和人为因素相对较多的缺陷,而通过电子张力器给纸盘增加摩擦的方式则存在需要动力源和结构相对复杂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传统解决缠绕带张力不足的办法是用电子张力器给纸盘增加摩擦或者手工抱紧增加摩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张力机构,用于待张紧带上并对该待张紧带提供张紧力,包括控制单元、二转动单元、第一缠绕单元和第二缠绕单元,该第一缠绕单元设置有至少一第一缠绕杆,第二缠绕单元设置有至少一第二缠绕杆,且第一缠绕杆和第二缠绕杆相互交错重叠,该第一缠绕单元被定位设置,该第二缠绕单元与控制单元控制连接,控制单元控制该第二缠绕单元相对该第一缠绕单元位移,该待张紧带的中间段位于该第一缠绕单元和第二缠绕单元之间,其两端分别绕设于该二转动单元上,通过控制单元控制该第二缠绕单元,使第二缠绕杆从该第一缠绕杆的一外侧位移至另一外侧,即让该待张紧带依次交替缠绕于第一缠绕杆和第二缠绕杆。待张紧带依次交替缠绕于该第一缠绕杆和第二缠绕杆上,以对该待张紧带提供足够的张紧力,且可通过改变第一缠绕杆和第二缠绕杆的相对位置,来对张紧力的大小进行调整。
进一步的,该第一缠绕单元具有多根平行排列设置的第一缠绕杆,该第二缠绕单元具有多根平行排列设置的第二缠绕杆。
更进一步的,该第一缠绕单元具有8根平行排列设置的第一缠绕杆,该第二缠绕单元具有7根平行排列设置的第二缠绕杆,待张紧带从第一缠绕单元的其中一根第一缠绕杆上穿入,再从第一缠绕单元的另一根第一缠绕杆上穿出,以实现该待张紧带依次交替缠绕于该第一缠绕杆和第二缠绕杆上。
进一步的,该控制单元控制该第二缠绕单元相对该第一缠绕单元进行摆动以位移。
更进一步的,该第二缠绕单元包括一摆动杆,该第二缠绕杆均设置在该摆动杆上,该控制单元为与该摆动杆固定连接的驱动杆,以带动该摆动杆进行摆动。
进一步的,该第一缠绕单元固定设第一缠绕杆或转动设置第一缠绕杆。
进一步的,该第二缠绕单元固定设置第二缠绕杆或转动设置第二缠绕杆。
进一步的,该二转动单元均为滚筒,通过二滚筒对待张紧带进行收卷,结构简单且滚筒易获得。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张力机构通过路径的变化来增加摩擦力,并让该待张紧带依次交替缠绕于该第一缠绕杆和第二缠绕杆上,从而满足了张力的需要;该张力机构不仅解决了张力问题,也解决了张力释放问题,使得上纸袋更加方便;还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相对电子张力器给纸盘增加摩擦这一方式不需要动力源、通过操作驱动杆摆动到另一位置即可使张力瞬间为零,以及便于操作、张力恒定影响因素少从而使得产品的质量稳定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耐达通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耐达通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825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裁剪设备的同步传送辅助机构
- 下一篇:一种张力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