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联合整地机折叠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78538.9 | 申请日: | 201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8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黄常清;杨万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昌大农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49/00 | 分类号: | A01B4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11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合 整地 折叠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合整地机折叠结构,有效减小整机折叠后的宽度,大幅提升了联合整地机的运输通过性,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联合整地机是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复式作业机械,随着大马力拖拉机的普及,联合整地机的幅宽越来越大,由以前的五米以下幅宽增大到目前的十一米幅宽,随即也产生了相应的技术问题,联合整地机在不同地块工作时,需要折叠起来转运,目前,各个乡间道路都设有限高杆,一般要求联合整地机折叠后宽度不超过四米二,高度不超过三米六 ,如果采用简单的折叠结构,七米联合整地机宽度达到四米六,高度达到三米六,十一米联合整地机折叠外宽更大,在普通道路上根本无法运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因联合整地机折叠后外尺超标而无法运输的问题,创新采用了一种新的折叠结构,该结构将折叠翻转点布置在中支架下侧,翻转架翻转点采用L型结构,翻转时折叠框架向内和向下运动,折叠宽度和高度同时减小,采用该结构后,七米联合整地机折叠后宽度为三米六,高度为三米一,有效的控制了折叠外尺,极大的提升了机具运输通过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折叠框架、锁紧架、折叠油缸、中支架、销轴及加强梁构成,折叠框架通过销轴连接中支架,折叠框架和中支架上均设有油缸连接耳,折叠油缸两端通过销轴分别连接折叠框架和锁紧架,通过油缸升缩实现机具的折叠和展开;折叠框架折叠起来后与锁紧架连接,确保运输安全性;加强梁对锁紧架进行连接,确保锁紧架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较常规折叠结构,同规格机具,折叠宽度减少一米,高度减少半米,极大的提升了机具运输通过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联合整地机折叠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联合整地机折叠结构实施例的整机展开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联合整地机折叠结构实施例的整机折叠示意图。
图中1. 折叠框架,2. 锁紧架,3. 折叠油缸,4. 中支架,5. 销轴,6. 加强梁。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折叠框架(1)通过销轴(5)连接中支架(4),折叠框架(1)和中支架(4)上均设有油缸连接耳,折叠油缸(3)两端通过销轴(5)分别连接折叠框架(1)和锁紧架(2),通过油缸升缩实现机具的折叠和展开;折叠框架(1)折叠起来后与锁紧架(2)连接,确保运输安全性;加强梁(6)对锁紧架(2)进行连接,确保锁紧架(2)可靠性。
在图2的实施例中,显示机具展开时整体布置。
在图3的实施例中,显示机具折叠时整体布置,通过结构改进,有效的控制了折叠外尺,极大的提升了机具运输通过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昌大农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新疆昌大农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785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耕松土刀片
- 下一篇:一种在农田修筑土埂的智能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