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明弧焊连铸辊顶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77895.3 | 申请日: | 201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05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有;王自恒;胡兰华;檀坤;张大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2 | 分类号: | B23K9/12;B23K9/3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13108 | 代理人: | 刘伟 |
地址: | 06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明弧焊连铸辊 顶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明弧焊连铸辊顶尖装置,属于表面工程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连铸辊焊接时所使用的顶尖装置为圆锥形,采用内置轴承转动式结构。在明弧焊接过程中,由于连铸辊温度可高达900度左右,使基座顶尖轴承因润滑油缺失烧死,导致基座顶尖不转,最终造成:(1)在焊接过程中连铸辊不转,导致焊接熔池会往下流,造成辊面质量缺陷;(2)基座顶尖直接与连铸辊轴头密封位置接触,顶尖不转,但连铸辊继续在卡盘带动下旋转,将会损坏连铸辊密封位置,使用时密封不严就会漏水,据统计大约30%连铸辊堆焊后因密封位置磨损,漏水严重,影响扇形段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明弧焊连铸辊顶尖装置,采用机械传动代替轴承转动,避免连铸辊不转或者由于连铸辊过热导致基座顶尖不转,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明弧焊连铸辊顶尖装置,包含钢套、盲孔、钢珠、凹槽和顶尖基座,钢套内设有与钢珠相配合的盲孔,所述顶尖基座的一端为锥台体,顶尖基座的另一端为与盲孔相配合的圆柱体,顶尖基座的圆柱体的端部设有与钢珠相配合的凹槽,钢珠设在钢套内的盲孔里,顶尖基座的圆柱体顶在钢珠上。
所述钢套为与连铸辊的轴头内孔相配合的圆柱体。
所述顶尖基座的圆柱体的长度与钢套内的盲孔的深度相配合。
所述顶尖基座的锥台体固定在明弧焊机尾座上。
使用时,钢套作为顶尖的一部分,顶在连铸辊的轴头内孔里,避开连铸辊的密封位置,保护密封位置。钢珠置于钢套内的盲孔里,代替轴承转动。顶尖基座的圆柱体顶在盲孔里的钢珠上,用来支撑钢珠及钢套,从而保证钢套的正常运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彻底避免了在焊接中由于连铸辊过热导致顶尖不转造成的连铸辊质量缺陷,同时保护了连铸辊轴头的密封位置,杜绝了因连铸辊轴头密封位置磨损而导致连铸辊上线使用漏水的现象。提高了焊机的作业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图中:钢套1、盲孔2、钢珠3、凹槽4、顶尖基座5、连铸辊6、轴头内孔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2、3,一种明弧焊连铸辊顶尖装置,包含钢套1、盲孔2、钢珠3、凹槽4和顶尖基座5,钢套1内设有与钢珠3相配合的盲孔2,所述顶尖基座5的一端为锥台体,顶尖基座5的另一端为与盲孔2相配合的圆柱体,顶尖基座5的圆柱体的端部设有与钢珠3相配合的凹槽4,钢珠3设在钢套1内的盲孔2里,顶尖基座5的圆柱体顶在钢珠3上。
在本实施例中,连铸辊6的轴头内孔7的尺寸为∮35mm,钢套1为与连铸辊6的轴头内孔7相配合的圆柱体,钢套1的尺寸为∮34mm×60mm。钢套1内部设计∮20mm×50mm的盲孔2,要求正公差0~0.1mm,端面经研磨处理表面粗糙度1.6μm。钢珠的直径为∮15mm。顶尖基座5的锥台体的表面粗糙度要求1.6μm,在使用过程中便于拆装。顶尖基座5的圆柱体尺寸为∮20mm×45mm,直径要求负公差0~-0.1mm,并且在圆柱体的顶部设计R12的圆弧,以便钢珠2在使用过程中更稳定。
使用时,将钢套1作为顶尖的一部分,避开连铸辊6的密封位置,顶在连铸辊6的轴头内孔7里,保护密封位置。钢珠2置于钢套1内的盲孔2里,代替轴承转动,从而解决在明弧焊过程中,因为连铸辊过热导致活顶尖轴承烧死,顶尖不转的问题。顶尖基座5的圆柱体顶在盲孔2里的钢珠2上,用来支撑钢珠2及钢套1,从而使钢套1正常的运转。顶尖基座5的锥台体安装在明弧焊机尾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未经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778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