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母钻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77796.5 | 申请日: | 201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8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李良斌;钱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卡卡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1/00 | 分类号: | B23B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24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母 钻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螺母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螺母就是螺帽,与螺栓或螺杆拧在一起用来起紧固作用的零件,所有生产制造机械必须用的一种元件根据材质的不同,分为碳钢、不锈钢、有色金属等几大类型。螺母的使用行业广泛,包括能源、电子、电器、机械、化工、冶金、模具、液压等等行业,在各种机械、设备、车辆、船舶、铁路、桥梁、建筑、结构、工具、仪器、化工、仪表和用品等上面,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螺母紧固件,是应用最广泛的机械基础件。它的特点是品种规格繁多,性能用途各异,而且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程度也极高。
螺母是常规使用零配件,其中一种带有多个缺口的螺母实用性更高,通常在加工的缺口时,先对需要加工缺口的部位进行钻孔,然后再通过铣刀铣成所需缺口,因此在加工螺母时需要用到钻孔钻装置,传统的螺母钻孔装置结构相对简单,在加工的过程中,工人一次只能放置一个螺母在加工板上进行钻孔,钻孔完成后再取下,放置下一个需要钻孔螺母,钻孔过程比较复杂,增加了工人的劳动量,工人容易产生疲劳,从而容易在加工过程中发生危险,且加工效率较低,影响螺母的产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螺母钻孔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螺母钻孔装置钻孔效率低下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螺母钻孔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壁的底部设置有液压伸缩装置,所述液压伸缩装置底部伸缩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安装框,所述电机安装框内壁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电机安装块,两个电机安装块之间固定安装有钻孔电机,所述钻孔电机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端贯穿电机安装框的底部并延伸至电机安装框的外部,所述转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钻头,所述钻头上设置有红外感应器,所述操作台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壁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电机座,两个电机座之间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有螺杆,所述安装框内壁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与螺杆相适配的转座,所述安装框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轴承体,所述轴承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锥齿轮,所述锥齿轮与螺杆螺纹连接,所述锥齿轮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从动杆,所述从动杆的顶端依次贯穿安装框的顶部和操作台并延伸至安装架的内腔,所述从动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置物板,所述置物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置物块,所述置物块的内部开设有置物槽,所述操作台的正表面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液压伸缩装置、钻孔电机和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钻头位于置物板的上方,并且,置物块位于钻头的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操作台的内部和安装框的顶部均开设有与从动杆相适配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置物块的数量为八个,八个置物块等距环绕分布在置物板的顶部,其中,每个置物块均呈正六边形。
优选的,所述锥齿轮位于螺杆的正前方,所述锥齿轮表面的齿牙与螺杆表面的螺纹啮合。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螺母钻孔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螺母钻孔装置,通过安装框、电机、螺杆、锥齿轮、轴承体、转动块、从动杆、置物板和置物块的配合,人们可以一次性将所有待钻孔的螺母放入置物板顶部的置物块内,同时,电机启动后带动螺杆的转动,螺杆的转动带动锥齿轮的转动,锥齿轮的转动带动其顶端的置物板转动,配合钻孔电机,使螺母的钻孔作业效率大大提高,相比传统的需要依靠人力单个放置螺母再对螺母钻孔,这种方式更加方便快捷,有利于减轻人们的劳动负担。
2、该螺母钻孔装置,通过红外感应器、钻孔电机、电机和控制器的配合,当置物板转至钻头的正下方时,红外感应器能够及时感应,同时控制器能够控制液压伸缩装置向下带动钻孔电机完成钻孔作业,这种钻孔方式能够实现螺母钻孔的高度自动化,且钻孔精确度高,使钻孔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置物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卡卡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卡卡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777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