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毛巾布快速增白烘干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77290.4 | 申请日: | 201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7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琳;陈立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祥源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15/09 | 分类号: | D06B15/09;D06B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倪青华 |
地址: | 255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毛巾布 供给装置 烘干设备 增白 在线测控装置 本实用新型 工艺处理 工艺助剂 过热蒸汽 加热介质 热能消耗 施加装置 真空吸水 烘干机 烘房 进布 圆网 柔软 测控 加热 配置 升级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是一种毛巾布快速增白烘干设备,它是已有技术“毛巾布气流柔软烘干机”的改进升级版,以其所具有的进布牵曳装置是双圆网真空吸水S形穿布牵曳装置;工艺助剂施加装置布设在烘房外面,加热介质供给装置是过热蒸汽加热供给装置,工艺参数在线测控装置的配置和测控合理精准为主要特征,具有结构合理,工艺处理效率高、质量好和工艺热能消耗相对较少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毛巾布快速增白烘干设备,属于纺织品染整设备技术。
背景技术
已有技术的毛巾布增白烘干工艺,是采用“毛巾布气流柔软烘干机”实现其目的的。
有鉴于所述已有技术设备所采用的是干热风烘燥,工艺不够稳定,处理效率很难再提高;被处理湿毛巾布引入烘燥工区前采取的脱水手段,含水量较高(在100%左右);化学助剂施加装置布设不合理,所造成的烘房污染严重和消耗浪费等技术问题,而使该烘房存在工效较低。
为此,在“降本增效”发展经济的大趋势下,研发一种不存在已有技术设备不足的毛巾布增白烘房,是势在必行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工艺处理质量相对较好,能耗相对较低的毛巾布快速增白烘干设备,以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构想,是对已有技术的“毛巾布气流柔软烘干机”进行改进升级,采取湿热风(例如180℃过热蒸汽)作为工艺处理加热介质;在待处理湿毛巾布引入烘燥工部前,进行无轧点快速牵曳真空脱水,使其含水率降低至最佳状态(50%上下);对其在线工艺测控装置进行完善升级,使之适合改进升级后工艺设备的总体技术要求;将化学助剂施加装置从烘房内,迁移至真空脱水工部之后(烘房外部)。通过以上所述种种技术改造,从而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基于所述技术构想,本实用新型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在于:
一种毛巾布快速增白烘干设备,它包括与机架组装的烘房,进布牵曳装置,提布辊,S形平幅风道,爆松栅架,松堆烘燥平台,出布辊,工艺助剂施加装置,加热介质供给装置,在线温度、湿度、气压测控装置和排汽风机,而其:
a、所述进布牵曳装置,是双圆网真空吸水S形穿布牵曳装置;
b、将所述工艺助剂施加装置布设在进布处;对通过圆网真空吸水装置脱水后的毛巾布低给液施加增白剂;
c、所述加热介质供给装置,是过热蒸汽加热介质供给装置;且通过循环风机与S形平幅风道进布端管路连接;
d、所述在线温度、湿度、气压测控装置包括电加热过热蒸汽源、循环风机、与烘房管路连接的排气风机,且饱和蒸汽源通过电动比例调节阀与电加热过热蒸汽源管路连接;设在烘房内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而电动比例调节阀和电热调功器,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而排气风机和烘房气压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而其饱和蒸汽源的饱和蒸汽,通过电动比例调节阀进入电加热过热蒸汽源经电加热升至工艺温度;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所测得的烘房内的温度信号,通过调控电热调功器,令过热蒸汽保持工艺温度;由气压传感器所测得的烘房内压信号,经由控制器调控电动比例调节阀补充所述蒸汽的流量,且使烘房稳定在“微正压”工艺状况;而控制器根据湿度传感器所测得的湿度信号,调节排气风机的排气量,令烘房内的加热介质保持工艺相对湿度;
由以上工艺装置按工艺流程布设构成1个增白烘干单元。
由以上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结合本实用新型实现目的的技术构想可以清楚的明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实现了其所要实现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点还在于:
所述增白烘干设备单元,至少有3个,且经串联联动组成本实用新型。其目的显然在于,采取短流程复加的工艺策略,以有效控制工艺处理过程,进一步提升工艺处理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祥源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淄博祥源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772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