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税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75324.6 | 申请日: | 2017-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49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罗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博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G5/00 | 分类号: | G07G5/00;G06Q30/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俞梁清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茅岗村坑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税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税票终端,尤其涉及用于打印税票的移动打印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增值税开票系统及环境是在PC端和Windows系统下实现的,这种环境下,使用者硬件成本高(必须配置计算机和针式发票打印设备);必须在前台、财务室等特定的工作环境下,无法实现移动开票。高额的开票成本,不方便的工作模式,增加商户开票难度,拉长了获取发票的时间,甚至在某些移动场景的应用无法随时实现增值税开具,制约增值税改革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创造性地提供一种移动税票终端,可以实现移动场景开具税票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移动税票终端,包括:
适配手持的壳体,
设置在壳体上的人机交互设备,
设置在壳体内的税控验证模块、网络通信设备和用于打印税票的打印设备,
设置在壳体内的电源及电源管理设备,以向所述移动税票终端提供电能,
设置在壳体内的打印驱动单片机,以驱动所述打印设备,其中网络通信设备设置在所述移动税票终端的一侧,所述电源及电源管理设备位于壳体的下部,所述税控验证模块设置在电源及电源管理设备的上方,
所述税控验证模块通过网络通信设备接入远程服务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其中所述人机交互设备包括显示屏、按键、NFC读取器、摄像头或指纹传感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其中所述税控验证模块包括金税盘税控系统。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其中所述网络通信设备包括WIFI/BT(蓝牙)模块和4G网络通信模块,能够实现数据的传输与通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其中所述打印设备包括纸筒、印刷头和切纸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其中还包括:USB接口、TF读卡器插口、存储器、密钥、SIM/SAM或音频接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其中还包括:
微处理器,用于运算来自移动税票终端的部件的数据信息,所述部件包括显示屏、摄像头、传感器、USB设备、金税盘税控系统、NFC、SIM/SAM卡、摄像头、音频、WIFI/BT(蓝牙)、4G网络通信模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其中所述远程服务器包括SaaS服务平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其中所述微处理器通过SPI与打印设备的驱动单片机相连,以使打印设备正常运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其中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存储设备,以存储接收来自通过所述网络通信设备的数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税票终端,具有移动的纸电税控智能终端,内置金税盘,实现移动场景打印增值税发票功能;解决金税盘通讯接口等技术难点;具备针式发票手持打印能力;实现纸质发票和电子发票同时并存功能;并可集成支付及SaaS服务等应用;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税票终端的组成模块框图;
图2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税票终端的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框图;
图3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税票终端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移除了壳体;
图4为图3的移动税票终端的左视图;
图5为图3的移动税票终端的从上向下观察的内部结构立体图,其中移除了壳体;
图6为图3的移动税票终端的立体图,其中未移除壳体;
图7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税票终端一优选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针对于附图中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博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博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753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