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拼接锂电PACK模组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74600.7 | 申请日: | 201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5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帅建华;张晓烽;邓永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神(青岛)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件 锂电 本实用新型 可拼接 热熔柱 绝缘性能好 模具利用率 安装方便 产品需求 产品周期 共用模具 金属部件 模具成本 拼接组合 热熔固定 现实意义 多模块 组合体 孔位 模具 搭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拼接锂电PACK模组组件,通过多模块拼接组合的方式,实现多种产品共用模具,可以完成6P‑10P中任意组合的产品需求,实现2S6P‑2S10P的组合,2S6P:组合件1+组合件2+组合件3;2S7P:组合件1+组合件4+组合件3;2S8P:组合件1+组合件2+组合件2+组合件3;2S9P:组合件1+组合件2+组合件4+组合件3;2S10P:组合件1+组合件2+组合件2+组合件2+组合件2;所述各个部件之间采用孔位及热熔柱定位搭配,定位后将热熔柱热熔固定,形成组合体;所述模组组件无金属部件,强度大、绝缘性能好、安装方便。本实用新型大大减少模具数量,降低模具成本,提高模具利用率,缩短产品周期,对于锂电PACK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组组件,尤其是锂电PACK系统中模组装配部件。
背景技术
当今,我国有世界最大的动力电池产业,动力锂电池组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其性能的好坏无疑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由于电动汽车需要高压驱动汽车内各零部件,故需要将几百甚至上千节单体电池串并联起来组成电池组来满足电动汽车供电需求。而在目前常用的电池种类之中,锂离子电池因其具有能量密度高,自放电率低等多个优点而被应用在新能源汽车当中。但在锂离子电池成组后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电池系统组内电池单体普遍存在着不均衡现象。装配作为动力锂电池组生产过程后续工序中重要一环,对装配环境及装配精度有着极高的要求,动力锂电池组的装配效率必然会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产能和成本的主要瓶颈。锂电池模组组装与PACK是重要生产环节,大多仍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生产效率低下,失误率高,装配精度达不到要求,劳动强度大,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随着锂电行业产业化发展,以往工生产方式已经跟不上迅速增长的电池模组需求,因此改善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故障率、减轻劳动强度势在必行。
另外,现有锂电PACK系统中,因客户需求,经常会出现6P-10P不等的各种类型的模组,当前大部分厂家都是针对不同并数单独开发相关模具,模具制作周期长、制作成本高、可通用性差等弊端。为此,开发出具有可根据需要组合类型的注塑件用于锂电PACK系统中的模组装配部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模具制作周期长、制作成本高、可通用性差等弊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拼接锂电PACK模组组件,通过多模块拼接组合的方式,实现多种产品共用模具,可以完成6P-10P中任意并数的产品需求,降低了成本、缩短了产品制作周期、提升了模具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拼接锂电PACK模组组件,通过多模块拼接组合的方式,实现多种产品共用模具,可以完成6P-10P中任意并数的产品需求,实现2S6P-2S10P的组合,2S6P组合方式为:组合件1+组合件2+组合件3;2S7P组合方式为:组合件1+组合件4+组合件3;2S8P组合方式为:组合件1+组合件2+组合件2+组合件3;2S9P组合方式为:组合件1+组合件2+组合件4+组合件3;2S10P组合方式为:组合件1+组合件2+组合件2+组合件2+组合件2;
进一步的,所述各个部件之间采用孔位及热熔柱定位搭配,定位后将热熔柱热熔固定,形成组合体。
进一步的,所述组合件分上下两部分,下半部分是电池卡槽,上半部分是与卡槽配合的扣板。
进一步的,所述模组组件无金属部件,强度大、绝缘性能好、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对比之前的方案,完成2S6P-2S10P的此类产品,需要开发模具10套;采用此方案后,只需模具4套即可,大大减少模具数量,降低模具成本,提高模具利用率,而且缩短了产品周期,对新能源行业而言,项目周期相对较短,模具制作周期的缩短,有效提升了供货水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神(青岛)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力神(青岛)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746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