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碟盘制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73915.X | 申请日: | 2017-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3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宗孟;李健华;侯盛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55/22 | 分类号: | F16D55/22;F16D65/18;F16D121/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机设备技术领域,更详而言是指一种碟盘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习知工具机上的制动装置,尤指分度盘上的制动装置,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359398、M368508及美国专利公开第US20090235783所揭,其主要是借由金属的模具弹簧或盘形弹簧作为回弹释放的元件机构。
上述所揭的习知结构,由于模具弹簧与盘形弹簧的反力(阻抗变形力)较大,因此会导致制动的效果减弱。且由于每个模具弹簧的K(弹性系数)值不一,就算仅有微小差异便容易导致接触面积不均匀,使得制动力下降。再者,以盘形弹簧作为回弹释放的机构而言,由于其K值较高,故须使用较大的出力系统,才能让盘形弹簧位移,使得能源的消耗量大幅提高而导致成本增加。
鉴于此,习知碟盘制动装置有着接触面积不均匀、制动力不佳、能源消耗量大及成本增加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受力均匀、接触面积增加、制动力提升、降低能源消耗及有效降低成本的碟盘制动装置。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下列技术手段,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碟盘制动装置,主要包含有:一固定单元,具有一固定座、一盖板、一活塞、一第一固定碟片、一第二固定碟片、一橡胶环片及若干的间隔柱,该盖板固定于该固定座上,该盖板具有一活塞室,该活塞设置于该活塞室内,并可受外力所驱动而于一制动位置至一释放位置间进行往复的位移,该第一固定碟片固设于该固定座上,并位于该固定座与该盖板之间,该第一固定碟片上具有若干环状间隔排列设置的第一环孔,该第二固定碟片上具有若干环状间隔排列设置的第二环孔,该橡胶环片位于该第一固定碟片与该第二固定碟片间,该橡胶环片具有若干环状间隔排列设置的穿孔,各间隔柱具有一身部及一连接于该身部一端的头部,该头部的外径大于该身部的外径,该身部穿置于第二固定碟片的第二环孔、该橡胶环片的穿孔与该第一固定碟片的第一环孔中,该头部则位于该第二固定碟片外侧;一转动单元,具有一旋转碟片,该旋转碟片位在该固定单元的第一固定碟片与该第二固定碟片间。
进一步,该转动单元还具有一转轴及一工作台;该转轴设置于该固定单元的固定座上,而可相对该固定座进行转动,该工作台与该转轴连接同动,该旋转碟片具有一第一旋转碟片及一第二旋转碟片,该第一旋转碟片与该第二旋转碟片堆叠地与该转轴连接同动,且该第一旋转碟片与该第一固定碟片相邻,而该第二旋转碟片与该第二固定碟片相邻。
进一步,当该活塞往制动位置移动时,该活塞推动该第二固定碟片压缩该橡胶环片后,由该第二固定碟片夹制于该第二旋转碟片上,而由该第一固定碟片夹制于该第一旋转碟片上;当该活塞往释放位置移动时,由该橡胶环片的弹力将该第二固定碟片推离该第二旋转碟片,及将该第一固定碟片推离该第一旋转碟片。
进一步,当该活塞往制动位置移动时,该活塞推动该第二固定碟片压缩该橡胶环片后,再将该旋转碟片夹制于该第一固定碟片与该第二固定碟片间;当该活塞往释放位置移动时,由该橡胶环片的弹力将该第二固定碟片与该第一固定碟片推离该旋转碟片。
进一步,当该活塞往该制动位置移动时,该第二固定碟片未抵接于该间隔柱的头部;当该活塞往该释放位置移动时,该第二固定碟片抵接于该间隔柱的头部。
进一步,该橡胶环片由NBR(丁腈橡胶)材质所一体制成。
进一步,该橡胶环片的肖氏硬度为70-90A。
采用上述技术手段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单元与转动单元的结构设计,当欲停止该转动单元的转动时,则可将一流体(该流体可为液体或气体)注入于该盖板的活塞室内,以由该流体驱动该活塞于该活塞室内往制动位置移动,使由该活塞推动该第二固定碟片压缩该橡胶环片后,再将该旋转碟片夹制于该第一固定碟片与该第二固定碟片间,即由该第一固定碟片抵接于该第一旋转碟片上,而由该第二固定碟片抵接于该第二旋转碟片上,以使该旋转碟片被制动,而使该转动单元停止转动。借此,由于该橡胶环片的受力较为均匀,因此不仅能在该第一固定碟片与该第二固定碟片对旋转碟片进行夹制时受力较为平均且能增加接触的面积,况且由于该橡胶环片所产生的反力比习知的弹簧小,因此能有效地增加该第一固定碟片与该第二固定碟片夹制该旋转碟片时的制动力,达到受力均匀、接触面积增加、制动力提升、降低能源消耗及有效降低成本等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739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