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炼机石墨烯油料处理及投料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72092.9 | 申请日: | 2017-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3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沥海佳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18 | 分类号: | B29B7/18;B29B7/24;B29B7/94;B29B7/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炼机 石墨 油料 处理 投料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炼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密炼机石墨烯油料处理及投料设备,包括设备本体,设备本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搅拌箱、震动箱和加热箱,设备本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设备本体左侧面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设备本体的左侧面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套接有搅拌装置,且搅拌装置位于搅拌箱的内部。该密炼机石墨烯油料处理及投料设备,有效的防止了油料泄露到空气中,通过设置有搅拌装置,有效的将石墨烯和油料进行混合,有效的使石墨烯融入油料中,有效的将多层石墨烯剥离成单层石墨烯,解决了分散性差,局部的一些料会聚集,会严重影响胶料的性能,生产的效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炼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密炼机石墨烯油料处理及投料设备。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方式形成的蜂窝状平面薄膜,是一种只有一个原子层厚度的准二维材料,所以又叫做单原子层石墨。石墨烯常见的粉体生产的方法为机械剥离法、氧化还原法和SiC外延生长法,薄膜生产方法为化学气相沉积法。由于其十分良好的强度、柔韧、导电、导热和光学特性,在物理学、材料学、电子信息、计算机、航空航天等领域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一般分离石墨烯的方法是采用溶剂法在高分子中进行分散,但这只是在实验室里进行的方法,而在工厂的实际生产中,特别是在轮胎密炼车间,一般采用将此类小料直接加入密炼机中进行密炼,这样的加工方法分散性差,局部的一些料会聚集,会严重影响胶料的性能,生产的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炼机石墨烯油料处理及投料设备,具备分散效果好、增强胶料的性能、提高生产率等优点,解决了分散性差,局部的一些料会聚集,会严重影响胶料的性能,生产的效率不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分散效果好、增强胶料的性能、提高生产率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密炼机石墨烯油料处理及投料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搅拌箱、震动箱和加热箱,所述设备本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设备本体左侧面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设备本体的左侧面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套接有搅拌装置,且搅拌装置位于搅拌箱的内部,所述搅拌装置的左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第一电机与设备本体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搅拌箱的底部开设有通过第一阀门控制的第一漏料口,且第一漏料口贯通震动箱的顶部,所述设备本体的左侧面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套接有震动板,且震动板位于震动箱的内部,所述震动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与设备本体的左侧面固定连接,震动箱的底部开设有通过第二阀门控制的第二漏料口,且第二漏料口贯穿加热箱的顶部,所述加热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加热片,所述设备本体的右侧面的底端固定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流量调节阀,所述连接管远离设备本体的一端固定连通有第一油泵,所述第一油泵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送料管。
优选的,所述设备本体的顶端固定连通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第二油泵,所述第二油泵的远离导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料阀,所述进油管远离第二油泵的一端开设有进油口。
优选的,所述震动板上开设有漏孔,且震动板与震动箱的底部留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加热片的数量不少于六个,且加热片与外接电源相接通。
优选的,所述送料管远离第一油泵的一端与密炼机相接通,所述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与外接电源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料口和导管在设备本体的一端相靠近,且进料口和导管在设备本体的一端均位于设备本体的中部。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沥海佳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沥海佳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720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