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爆行程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69977.3 | 申请日: | 2017-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9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李继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亿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02 | 分类号: | H01H9/02;H01H9/04;H01H3/16;H01H3/32;H01H1/50 |
代理公司: | 成都环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51242 | 代理人: | 李斌,邹翠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爆 行程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爆行程开关。
背景技术
在众多机械设备中,广泛用到行程开关又名限位开关,利用生产机械运动部件的碰撞使其触头动作来实现接通或分断控制电路,达到一定的控制目的。通常,这类开关被用来限制机械运动的位置或行程,使运动机械按一定位置或行程自动停止、反向运动、变速运动或自动往返运动等,用在不同的场合有着不同的作用。
显然设备的不同,行程开关的安装位置和角度也千变万化,因此,现有技术需要多种行程开关,以满足不同客户不同场合的需要。
现有的行程开关通常会由于触点粘接、熔焊而无法正常分断、切换电路,这种情况下会导致由行程开关组成的控制系统失效。
并且,现有的行程开关的外壳和底座的安装结构复杂,密封性能不可靠,底座定位后,需人工安装螺钉固定底座,装配效率低,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防爆行程开关,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装配效率高,方便安装在所需安装的部件上,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以及防爆性能,能够有效分断和切换电路,避免触点由于出现粘接、熔焊而失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爆行程开关,包括底座、外壳、推杆组件、分断机构和复位弹簧,所述底座与外壳铆接,且底座与外壳之间的内腔内设有静触片,所述推杆组件包括推杆和动触片,所述分断机构包括侧臂和顶臂,所述侧臂上设有与底座枢转连接的侧转轴,侧臂的一端与推杆配合,另一端与顶臂的一端连接,顶臂的另一端与动触片配合;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静触片连接,另一端与动触片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未推动推杆时,在复位弹簧弹力作用下,动触片和静触片之间不接触;当推动推杆,推杆带动动触片与静触片接触,实现电路连接,如果需要断开电路,可使推杆继续向静触片方向运动,驱动分断机构上与推杆连接的侧臂移动,带动顶臂上下移动,由于顶臂与动触片连接配合,从而使动触片远离静触片,其能够有效分断和切换电路,避免触点由于出现粘接、熔焊而失效,且接触灵敏,延长了开关的使用寿命。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底座和外壳采用高强度铝合金一次压铸成型,且在底座和外壳相对应的四个角上采用螺钉连接。外壳和底座采用高强度铝合金一次性压铸成型,表面经高速抛丸清理后进行高压静电喷塑,使得结构紧凑合理、材质密度和强度高、防爆性能优良,密封效果好,防尘防水性能可靠,表面塑粉附着力强,具有良好的防腐能力。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底座与外壳之间的内腔内还设有安全锁件,所述安全锁件位于静触片上方,且安全锁件的锁顶呈弧面且置于锁腔内,所述安全锁件中部一侧设有钩于锁腔的下端面的锁钩。当按动推杆,压力使锁腔下端面下移,使得锁钩脱落,带动安全锁件完成开关动作;当失去外力,安全锁件受到其下面动触片和静触片的弹力作用使推杆复位,从而带动安全锁件的锁钩继续与锁腔的下端面相连接;其开关负载增大,提高了该行程开关使用的安全性,避免开关的开启、闭合过于频繁导致内部元件受损甚至产生火花使开关发生爆炸。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推杆的一端与侧臂连接,另一端伸出底座,且推杆与底座之间设有直线轴承。该直线轴承既填充满了推杆和底座之间的间隙,起到密封作用,防止爆炸性气体和可燃性粉尘进入;又使推杆能在底座上无阻碍的滑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侧转轴伸出外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整臂。当调整臂受外力作用时,带动侧转轴转动,驱动推杆移动,使动触片与静触片接触,实现开关触点连接;当外力撤消后,推杆上的复位弹簧迫使侧转轴回到原来的位置,整个机构复位,且调整臂可调节行程范围,大大提高了适用范围。
作为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优化,所述外壳与推杆同一侧面的两端上设有卡爪,所述卡爪远离外壳的一端上设有卡槽。本实用新型采用卡爪结构,安装时只须将卡爪上的卡槽与被安装部件上的突起相卡扣即可,无须再使用螺丝刀旋拧螺钉进行安装,其使用方便、结构合理、体积小、重量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亿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亿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699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灯饰配件(7)
- 下一篇:PCB隔离板组件和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