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整合式太阳能路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69725.0 | 申请日: | 2017-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8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知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知臻 |
主分类号: | F21S9/03 | 分类号: | F21S9/03;F21S9/04;F21V21/36;F21V23/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21 | 代理人: | 赵宇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合 太阳能 路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整合式太阳能路灯。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洁无污染并可再生的绿色环保能源。利用太阳能发电,无可比拟的清洁性、高度的安全性、能源的相对广泛性和充足性、长寿命以及免维护性等其他常规能源所不具备的优点,光伏能源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新能源。太阳能路灯是采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供电,免维护阀控式密封蓄电池(胶体电池)储存电能,超高亮LED灯具作为光源,并由智能化充放电控制器控制,用于代替传统公用电力照明的路灯。无需铺设线缆、无需交流供电、不产生电费;采用直流供电、控制;具有稳定性好、寿命长、发光效率高,安装维护简便、安全性能高、节能环保、经济实用等优点。
现有的太阳能路灯在结构上比较单一,其仅能实现充电功能。也有方案提供了一种即可以实现雷达感应又可以实现太阳能充电的路灯结构,但在其结构上较为复杂,其照明灯的维修更换不便,需要攀爬上灯杆才能进行维修更换,这使得工作人员工作时危险系数增加,同时一般的太阳能路灯在结构上很少具有防飞鸟装置,或者防飞鸟装置防护效果差,飞鸟仍可以落足于太阳能组件上,当鸟类落足于太阳能组件上时,由于组件局部被遮挡,将产生热斑效应,太阳能组件有可能发热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整合式太阳能路灯,用于解决太阳能路灯更换或维修照明灯不便,需要工作人员攀爬上灯杆才能进行维修更换,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危险系数,同时由于太阳能组件裸露在外,使得飞鸟落足于组件上,导致太阳能组件产生热斑效应从而损坏太阳能组件的问题。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整合式太阳能路灯,包括灯杆、凹槽、调节开关、防护门、滑槽、电动伸缩杆、照明灯、第一支架、光敏传感器、聚风箱、风口、支撑柱、风车、第二支架、红外感应装置、太阳能光板、铁丝网、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凹槽开设于所述灯杆底端的外表面,所述调节开关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外设置有所述防护门,所述滑槽设置于所述凹槽的上方,所述电动伸缩杆、所述控制器和所述蓄电池分别设置于所述灯杆内,所述照明灯通过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电动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光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照明灯上表面,所述聚风箱设置于所述灯杆的顶端,所述风口开设于所述聚风箱的侧面,所述风口朝向所述聚风箱内部呈凹陷状且进风口处横截面面积大于出风口处横截面的面积,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聚风箱顶部内壁,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聚风箱底部内壁,所述风车设置于所述支撑柱上,所述红外感应装置通过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聚风箱固定连接,所述太阳能光板设置于所述聚风箱的上表面,所述铁丝网设置于所述太阳能光板的上方,所述蓄电池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调节开关、所述电动伸缩杆、所述照明灯、所述光敏传感器、所述红外感应装置和所述铁丝网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槽为一长条状开口,贯通所述灯杆,所述照明灯通过所述第一支架穿过所述滑槽与所述电动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宽度小于所述滑槽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设置于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下方且底端与底面平齐,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灯杆内壁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风口开设有4个,所述风车设置有4个,4个所述风口开设的位置呈十字交叉型,所述风口与所述风车的位置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架为“U”形,底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聚风箱的侧面上方,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红外感应装置。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需要更换或维修照明灯时,打开灯杆上的防护门,操控调节开关,控制器控制电动伸缩杆进行收缩,第一支架沿着滑槽向下降落,降落到可供工作人员更换维修的位置后停止,此时工作人员只需站于地面上即可对照明灯进行维修更换,降低了工作人员更换维修照明灯时攀爬灯杆的危险系数,方便了照明灯的维修更换;当红外感应装置感应到有飞鸟接近时,控制器控制蓄电池给铁丝网提供电流,使得飞鸟无处落足,避免了太阳能光板部分被遮挡从而产生热斑效应,对太阳能光板产生一定的损坏,保护了装置的安全性;聚风箱上的风口呈十字交叉型设置,且与风车位置一一对应,当空气从风口流入聚风箱内,由于风口朝向聚风箱内部呈挤压状设置,使得风速得到了提高,由于多个方向上均设置有风车,使得风从多个方向吹来后,都可使得风车转速提高,从而提高了风车转动发电的效率,使得本装置供电更持久。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知臻,未经李知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697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挡位及槽道(XY)变速传动调节器
- 下一篇:一种扬声器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