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接地线的报警折叠式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68727.8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7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刚;齐恩华;成超;吴小龙;赵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江油市供电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0 | 分类号: | H02G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唐邦英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接地线 报警 折叠式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设、拆除接地线用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应用于接地线的报警折叠式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在装设、拆除接地线时均应使用绝缘棒并戴绝缘手套,人体不得触碰接地线或未接地的导线。每当我们装设接地线时,一般会将接地线放置于保险带上,由于接地线要逐相进行装设,在装设导线端时很不方便,极易造成人体接触到接地线,有时也会出现接地线操作杆从保险带上滑落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应用于接地线的报警折叠式辅助装置,解决现有装设接地线方式易导致人体接触到接地线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带电登杆或带电作业。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应用于接地线的报警折叠式辅助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在电杆上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上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水平支撑件和竖直支撑件,所述水平支撑件和竖直支撑件均为折叠式结构,所述竖直支撑件的端部设置有近电报警器,所述水平支撑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接地线的卡紧机构,所述固定装置、固定块、水平支撑件和竖直支撑件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近电报警器为现有技术,所述折叠式结构具体是指水平支撑件和竖直支撑件为多段式结构,每段结构相互铰接或通过销轴连接,所述缘材料为现有技术,可以是塑料,所述卡紧机构与竖直支撑件之间形成操作区间,便于装设接地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固定装置固定在电杆上,通过竖直支撑件端部的近电报警器,当作业区域带电时,近电报警器发出连续报警声音,避免作业员误入带电区域,造成不必要的危险,通过设置水平支撑件,以及在水平支撑件上设置用于固定接地线的卡紧机构,能够有效避免人体接触接地线。
本实用新型所述辅助装置不仅够有效避免人体接触接地线而且能够避免作业员误入带电区域,造成不必要的危险,同时,所述装置为折叠式结构,携带方便。
进一步地,固定装置包括弹性带,所述弹性带的端部通过卡扣连接。
所述卡扣为现有技术,可以是类似皮带头或是背包带的卡扣结构。不仅能够实现弹性带2个端部的连接,而且能够对弹性带套设在电杆上的松紧进行调节。
进一步地,弹性带为宽度为50-80mm的橡皮筋。
进一步地,弹性带两端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暗扣。
暗扣进一步地将弹性带的两端固定,与卡扣一起双重配合,提高弹性带固定的牢固性。
进一步地,卡紧机构至少设置有2个。
进一步地,卡紧机构包括弧形段,所述弧形段的两端设置有水平段,其中一个水平段固定在水平支撑件上,所述弧形段与固定在水平支撑件上的水平段铰接或通过销轴连接。
进一步地,卡紧机构采用塑料制成。
进一步地,水平支撑件和竖直支撑件可拆卸式设置在固定块上。
进一步地,可拆卸式设置为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水平支撑件和竖直支撑件为板状结构。
板状结构有利于接地线的固定以及卡紧机构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辅助装置不仅够有效避免人体接触接地线而且能够避免作业员误入带电区域,造成不必要的危险,同时,所述装置为折叠式结构,携带方便。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卡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固定块,2-水平支撑件,3-竖直支撑件,4-卡紧机构,5-弹性带,6-卡扣,7-螺栓,8-暗扣,31-近电报警器,41-水平段,42-弧形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江油市供电分公司,未经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江油市供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687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