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压缩机的油温控制阀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968530.4 | 申请日: | 2017-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8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云;谭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丰光机械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B39/06 | 分类号: | F04B39/06;F04B39/10;F04B39/02;F04B39/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茂达智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94 | 代理人: | 夏龙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压缩机 温控 阀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压缩机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空气压缩机的油温控制阀门。
背景技术
空气压缩机是一种用以压缩气体的设备,空气压缩机与水泵构造类似,大多数空气压缩机是往复活塞式,旋转叶片或旋转螺杆,离心式压缩机是非常大的应用程序。
为了避免空气压缩机在使用时由于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在空气压缩机上都安装有油温控制阀门,但现有的油温控制阀门不便于拆卸,当油温控制阀门损坏时,在拆卸过程中浪费了拆卸者大量的时间,不方便使用者的使用,降低了油温控制阀门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压缩机的油温控制阀门,具备便于拆卸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油温控制阀门不便于拆卸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压缩机的油温控制阀门,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底部设置有油温控制阀门本体,且油温控制阀门本体的顶部贯穿至承载板的内腔,所述油温控制阀门本体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承载板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承载板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承载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连接板靠近承载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杆,所述卡杆远离连接板的一侧贯穿限位板并与第一卡槽的内壁卡接,所述卡杆的表面套设有拉簧,且拉簧的两端分别与承载板和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卡杆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所述承载板内腔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正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杠杆,所述杠杆远离油温控制阀门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贯穿至承载板的底部和按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套设有弹簧,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承载板和按块固定连接,所述杠杆的顶部并靠近油温控制阀门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且卡块的顶部贯穿至第二卡槽的内壁与第二卡槽卡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的大小相同,且第二卡槽位于第三卡槽靠近油温控制阀门本体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把手的表面通过粘合剂固定连接有防滑套,且防滑套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定位块的顶部设置有螺栓,螺栓的螺纹端贯穿至定位块的底部与承载板的内腔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底设置有减震垫,且减震垫靠近第一卡槽槽底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第一卡槽的槽底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卡槽、限位板、连接板、把手、卡杆、拉簧、第二卡槽、第三卡槽、支撑杆、杠杆、连接杆、按块、弹簧和卡块的相互配合,解决了现有的油温控制阀门不便于拆卸的问题,当油温控制阀门损坏时,在拆卸过程节约了拆卸者大量的时间,从而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提高了油温控制阀门的实用性,适合推广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减震垫的设置,可对卡杆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了卡杆使用时直接与第一卡槽的内壁接触造成卡杆损坏的状况,延长了卡杆的使用寿命,通过防滑套的设置,增加了把手表面的摩擦力,避免了使用者的手与把手表面接触时出现打滑的状况,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通过定位块和螺栓的设置,可对支撑杆起到加固的作用,避免了支撑杆使用时出现晃动的状况,提高了支撑杆使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B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承载板、2油温控制阀门本体、3第一卡槽、4限位板、5连接板、6把手、7卡杆、8拉簧、9第二卡槽、10第三卡槽、11支撑杆、12杠杆、13连接杆、14按块、15弹簧、16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丰光机械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丰光机械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685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