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关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65241.9 | 申请日: | 2017-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7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新壮 |
主分类号: | H01H9/02 | 分类号: | H01H9/02;H03K17/945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6 | 代理人: | 邹常友 |
地址: | 636600 四川省巴***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关 外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外壳。
背景技术
传统的体感开关由于发射模块发出的发射束比较分散,容易导致开关感应不灵或者工作缓慢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人们的使用感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上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开关外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开关外壳,包括外壳主体,在所述外壳主体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人体感应组件安装支架,在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安装发射模块的第一安装柱和安装接收模块的第二安装柱,所述第一安装柱和第二安装柱形成前后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周壁不透光,所述第一安装柱的通孔一端套接于所述发射模块上以使所述发射模块形成集中的发射束。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柱形成为圆台,所述第二安装柱形成为方柱,所述第一安装柱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安装柱的高度。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柱的通孔包括外孔和内孔,所述外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内孔的孔径,增大发射束覆盖的面积。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柱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柱上方。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与所述外壳主体一体形成。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开关发射模块通过第一安装柱把发射束发射到开关前面,所述接收模块通过第二安装柱接收所述发射束从而控制产品工作。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开关外壳,改善了发射模块的发射束发散的问题,提高了体感开关的灵敏度,从而提高了人们的使用感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开关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开关外壳的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开关外壳的支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参见附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开关外壳,包括外壳主体1,在所述外壳主体1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人体感应组件安装支架2,在所述支架2上设置有安装发射模块的第一安装柱21和安装接收模块的第二安装柱22,所述第一安装柱21和第二安装柱22形成前后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周壁不透光,所述第一安装柱21的通孔一端套接于所述发射模块上以使所述发射模块形成集中的发射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柱21形成为圆台,所述第二安装柱22形成为方柱,所述第一安装柱21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安装柱22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柱21的通孔包括外孔212和内孔211,所述外孔212的孔径小于所述内孔211的孔径,增大发射束覆盖的面积。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柱21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柱22上方。
优选地,所述支架2与所述外壳主体1一体形成。
进一步地,开关发射模块通过第一安装柱21把发射束发射到开关前面,所述接收模块通过第二安装柱22接收所述发射束从而控制产品工作。
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申请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申请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新壮,未经陈新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652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迷你防水型遥控器
- 下一篇:一种防尘式智能触摸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