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气装置温湿度控制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964003.6 | 申请日: | 2017-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5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一鸣;王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D27/02 | 分类号: | G05D27/02;H05K7/20 |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39 | 代理人: | 路宽 |
| 地址: | 453007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气 装置 温湿度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湿度控制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气装置温湿度控制器。
背景技术
具有特殊用途的电气产品广泛用于科学实验和生产中,能够提供在自然环境下的不易实现的可控条件,电气元件需要保持干燥和一定的散热性能,其内部的温湿度可能会影响电气产品中的元件的寿命和效率,有些元件在高温下是无法达到高效率生产的,故需要对电气产品的温湿度进行调控,但是现有的温湿度调控多为外部的开设散热孔或者设有排风扇来实现降温,湿度多用风力干燥,这种效率低,不能保证整体设备的温湿度的调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气装置温湿度控制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电气装置温湿度控制器,包括固定在电气产品内壁的机壳,所述机壳底部内壁焊接有内回旋轨道管和外回旋轨道管,且内回旋轨道管外壁和外回旋轨道管内壁之间相互平行,所述内回旋轨道管外壁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湿度检测仪,且内回旋轨道管内壁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电源,电源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在湿度检测仪的输入端上,所述机壳底部内壁中轴线处通过螺钉固定有温湿度调控器,且温湿度调控器输入端通过信号线连接在湿度检测仪的输出端上,所述外回旋轨道管一侧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温度检测仪,且温度检测仪的输入端通过信号线连接在温湿度调控器的输出端上,所述机壳底部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风机,且外回旋轨道管一侧外壁开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壁卡接有交换网,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正对交换网的一侧外壁,且风机外壁开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壁卡接有排湿管,所述温湿度调控器包括有散热片和半导体制冷片,且半导体制冷片焊接在散热片的顶部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风机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且开关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型号为DATA-7311。
优选的,所述交换网数量为三至四个,且三至四个交换网等距离分布于外回旋轨道管一侧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湿度检测仪数量为五至七个,且五至七个湿度检测仪等距离交错分布于内回旋轨道管的一侧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内回旋轨道管外壁和外回旋轨道管内壁之间有间隙,且间隙大小为三至五厘米。
优选的,所述机壳由绝缘材料制成,且内回旋轨道管的外壁和外回旋轨道管的内壁涂覆有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装置通过设置温湿度调控器,可以配合湿度检测仪和温度检测仪,来进行温湿度智能调控,通过设置风机和散热片、半导体制冷片,可以取代传统的散热孔和排风扇,实现电气元件的温湿度调控,通过设置绝缘材料制成的机壳和涂覆有绝缘层的回旋管道,可以保证电气产品产的电弧不会影响装置内元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气装置温湿度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壳、2风机、3排湿管、4交换网、5内回旋轨道管、6温湿度调控器、7湿度检测仪、8外回旋轨道管、9电源、10半导体制冷片、11散热片、12温度检测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电气装置温湿度控制器,包括固定在电气产品内壁的机壳1,机壳1底部内壁焊接有内回旋轨道管5和外回旋轨道管8,且内回旋轨道管5外壁和外回旋轨道管8内壁之间相互平行,内回旋轨道管5外壁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湿度检测仪7,且内回旋轨道管5内壁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电源9,电源9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在湿度检测仪7输入端上,机壳1底部内壁中轴线处通过螺钉固定有温湿度调控器6,且温湿度调控器6输入端通过信号线连接在湿度检测仪7的输出端上,外回旋轨道管8一侧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温度检测仪12,且温度检测仪12的输入端通过信号线连接在温湿度调控器6的输出端上,机壳1底部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风机2,且外回旋轨道管8一侧外壁开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壁卡接有交换网4,风机2的出风口正对交换网4的一侧外壁,且风机2外壁开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壁卡接有排湿管3,温湿度调控器6包括有散热片11和半导体制冷片10,且半导体制冷片10焊接在散热片11的顶部外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师范大学,未经河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640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