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保型制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63967.9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5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景仁;王力明;李正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9/10 | 分类号: | F25B9/1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13120 | 代理人: | 陆林生 |
地址: | 0563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制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环保型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制冷装置常采用蒸发压缩式,关键在于制冷剂,利用制冷剂液化放热、气化吸热的特性,通过空气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使制冷剂由气态散热形成液态;再通过蒸发器使制冷剂由液态转化为气态,转化过程中吸热,从而制冷。
常用的制冷剂如氟利昂,但氟利昂对大气臭氧层有严重的破坏作用,已危及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以氟利昂为制冷剂的制冷装置将逐步限制生产和使用。
因此,采用环保型工作介质的制冷装置,成为制冷技术领域转型升级的关键,尤其是使用空气为介质的制冷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使用空气为工作介质的环保型制冷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环保型制冷装置,包括:
空气压缩机;
第一冷却器,所述第一冷却器的进风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风口;
干燥单元,所述干燥单元的进风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第一冷却器的出风口;
增压机,所述增压机的进风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干燥单元的出风口;和
膨胀机,所述膨胀机的进风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增压机的出风口;所述膨胀机的出风口通过管路连接空调室进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干燥单元的进风口处和出风口处设置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干燥单元包括第一干燥器和第二干燥器;所述第一干燥器的出风口处设置旁路连接所述第二干燥器的出风口,所述旁路上设置阀门;所述第一干燥器的进风口和所述第二干燥器的进风口处均设置反吹管路,所述反吹管路上设置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干燥器的进风口处设置第一进风阀,出风口处设置第一排风阀,所述第一干燥器的进风口旁边设置反吹管路,反吹管路上设置第二排风阀;所述第二干燥器的进风口处设置第二进风阀,出风口处设置第三排风阀,所述第二干燥器的进风口旁边设置反吹管路,反吹管路上设置第四排风阀;所述第一干燥器的出风口与第一排风阀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旁路,所述第二干燥器的出风口与第三排风阀之间的管路连接所述旁路,所述旁路上设置反吹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干燥器和第二干燥器为铝胶干燥器,出风口处设置泄压阀。
进一步的,所述环保型制冷装置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第一进风阀、第一排风阀、第二排风阀、第二进风阀、第三排风阀、第四排风阀、反吹阀均为电磁阀,并与所述PLC控制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膨胀机的出风口与空调室进风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温控阀门,所述温控阀门连接所述PLC控制器。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冷却器,设置在所述增压机的出风口与所述膨胀机的进风口之间的管路上。
进一步的,所述环保型制冷装置还包括储水池;所述储水池通过管路连接水泵,所述水泵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第一冷却器和所述第二冷却器的进水口,所述第一冷却器和所述第二冷却器的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储水池;所述储水池上设置有能够降低池水温度的风扇。
进一步的,所述增压机和所述膨胀机同轴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室外空气进入空气压缩机,经压缩后产生高温高压气体;然后进入第一冷却器,经冷却后气体温度降低;再进入干燥单元,干燥剂吸附气体中的水分后,通过增压机增加气体压力;最终进入膨胀机,气体压力骤降,吸热膨胀,温度降至设定值,达到制冷目的。
干燥单元采用两台铝胶干燥器并联的形式,可以实现气体的正向流动和反吹效果。关闭旁路和反吹管路的阀门后,气体通过铝胶干燥器,沿管路进入增压机;当铝胶干燥器中的干燥剂吸水饱和后,关闭第二干燥器,打开旁路和反吹管路的阀门,气体通过第一干燥器后,一部分干燥气体正向流动进入增压机,另一部分干燥气体沿旁路反吹第二干燥器,干燥剂中的水分随气流通过反吹管路排出,实现干燥剂重复利用的效果。
第一冷却器与储水池和水泵形成冷却水循环,第二冷却器与储水池和水泵形成冷却水循环,冷却水和气体之间形成热交换从而实现调节气体温度的作用。储水池上设置风扇,降低池水温度,冷却后的池水作为冷却水,循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639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跨临界二氧化碳空气源系统
- 下一篇:一种热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