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膨化食品压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63421.3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74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文菊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P30/34 | 分类号: | A23P30/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652400 云南省红河哈***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榨杆 壳体 膨化食品 紧固装置 压榨设备 本实用新型 下料装置 压榨腔 榨螺 工作效率 壳体水平 密集排列 品质问题 驱动装置 水平设有 逐渐减小 出料口 大影响 排气孔 变径 喂料 左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膨化食品压榨设备,包括机架、壳体、螺旋榨杆、下料装置、紧固装置、驱动装置,所述紧固装置固定安装在壳体前端,所述壳体、下料装置、紧固装置分别固定于机架之上;所述壳体水平设置于机架之上,其内部设有压榨腔,在压榨腔内水平设有螺旋榨杆,在螺旋榨杆上设有榨螺,在壳体左端设有出料口,在壳体底部设有排气孔;所述螺旋榨杆均匀变径,螺旋榨杆的直径从右至左逐渐减小,所述螺旋榨杆上的榨螺从右至左渐渐密集排列。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膨化食品压榨设备,其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避免了出现喂料过多而造成螺旋榨杆压力大影响膨化食品产出的品质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具体是一种膨化食品压榨设备。
背景技术
膨化食品是近年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一种新型食品。原料经加压、加热处理,内部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体积出现膨胀,最后形成蓬松多孔、口感香脆、酥甜的产品。广义上的膨化食品(Puffing Food),是指利用水炸、挤压、砂炒、焙烤、微波等技术作为熟化工艺,熟化前后体积有明显增加的食品。膨化(Puffing)是利用相变和气体的热压效应原理,使被加工物料内部的液体迅速升温汽化、增压膨胀,并依靠气体的膨胀力,带动组分中高分子物质的结构变性,从而使之成为具有网状组织结构特征,定型的多孔状物质的过程。膨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挤压膨化、低温真空膨化、高温水炸膨化、热空气膨化(包括气流膨化、焙烤膨化、砂炒膨化)、微波膨化等。水炸膨化是利用水脂类物质作为热交换介质,其膨化温度高、残水含量多、营养损失大,产品销售市场逐渐减少;挤压膨化虽然产品膨化度高、产量大,但是不能保持原料的固有形态,只能将原料搅拌混合挤压成型;微波膨化是一种新型膨化技术,虽然产品膨化度略低,但是可以保持原料的固有形态(片状、块状、球状等),能耗低、热效率高,可以实现连续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膨化食品压榨设备,其为隧道式、微波膨化食品设备,能够稳定控制物料膨化度,实现连续化批量生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膨化食品压榨设备,包括机架、壳体、螺旋榨杆、下料装置、紧固装置、驱动装置、出料喷头,所述紧固装置固定安装在壳体前端,所述壳体、下料装置、紧固装置分别固定于机架之上;
所述壳体水平设置于机架之上,其内部设有压榨腔,在压榨腔内水平设有螺旋榨杆,在螺旋榨杆上设有榨螺,在壳体左端设有出料口,在壳体底部设有排气孔;
所述壳体内右部设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连接螺旋榨杆和设置在壳体外部的驱动装置,所述螺旋榨杆均匀变径,螺旋榨杆的直径从右至左逐渐减小,所述螺旋榨杆上的榨螺从右至左渐渐密集排列;所述下料装置设置在壳体的右侧上方,下料装置包括料斗、伺服电机、螺旋送料器,所述伺服电机设置在料斗外侧,其输出杆连接螺旋送料器,螺旋送料器设置在伺服电机下方并与其传动连接,通过控制伺服电机转速来调节下料装置的下料速度;
所述壳体的末端设有出料喷头,出料喷头包括鞘管和管座,所述管座为设有内腔的柱状连接头,其一端设有进料接口,另一端设有鞘管接口,所述鞘管接口与鞘管连接,鞘管前端设有喷嘴;所述鞘管接口为漏斗状的连接头,其内部为锥形内腔;
所述螺旋送料器包括转杆、下料螺旋转片,下料螺旋转片绕转杆螺旋延伸设置,转杆上端连接传动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紧固装置与壳体之间设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为硬质橡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中螺旋榨杆均匀变径,螺旋榨杆的直径从右至左逐渐减小,所述螺旋榨杆上的榨螺从右至左渐渐密集排列,这样在螺旋榨杆旋转推动原料前行时压力逐渐增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通过可控下料速度的下料装置,能够稳定控制物料膨化度,实现连续化批量生产,避免出现喂料过多造成螺旋榨杆压力大,影响膨化食品的产出品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文菊食品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文菊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634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膨化食品一体化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膨化食品加热压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