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移动终端识别的门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63270.1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2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包科;钱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15 | 代理人: | 沈根水 |
地址: | 2141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移动 终端 识别 门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移动终端识别的门禁系统,属于网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门禁系统是一种现代安全管理系统,现在很多高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和一些大型企业都建设有一卡通,门禁作为一卡通的一个子系统应用也是越来越普遍,出入口、通道、办公室、机房几乎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目前,这些固定场所的门禁采用的基本都是感应卡+密码的形式,或者还可以加上一个指纹识别,但这些方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面对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这种门禁系统的智能化程度依然不高,安全性也不是特别好,卡的品种太多,给我们日常的工作带来不便,例如忘记带卡、密码忘了、按键失灵、指纹识别不灵敏等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是一种基于移动终端识别的门禁系统,其目的旨在实现一种能够自动识别移动终端的门禁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基于移动终端识别的门禁系统,其结构包括门1,磁力锁2,AP模块3,中央控制器4,控制器语音模块7,控制器视频模块8,扬声器9,显示屏10,摄像头11,PoE交换机12;其中,磁力锁2、带探针的AP模块3、扬声器9处在门1的门框上,磁力锁2与中央控制器4上的控制口5连接,AP模块3与PoE交换机12上的第二个以太网口6连接,摄像头11与PoE交换机12上的第三个以太网口6连接,控制器视频模块8与显示屏10连接,扬声器9与控制器语音模块7连接。
优点:
1)本实用新型系统在投入使用后无需用户主动参与,利用wifi探针技术来收集一定感应范围内访客的移动终端信息,使得识别访客信息更加自动、方便;
2)同步信息会显示在办公室显示屏上,方便查看、管理,方便办公室内部人员通过视频及语音提示清楚了解访者信息;
3)通过中央控制器4进行自动解锁控制,访客不需要另外设置门禁卡,就可以进入相应的区域,省时方便,同时还会记录下移动终端的物理层信息。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是门,2是磁力锁,3是AP(Access Point,无线访问节点)模块,4是中央控制器,5是控制口,6是以太网口,7是控制器语音模块,8是控制器视频模块,9是扬声器,10是显示屏,11是摄像头,12是PoE交换机。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附图1,基于移动终端识别的门禁系统,其结构包括门1,磁力锁2, AP(Access Point,无线访问节点)模块3,中央控制器4,控制器语音模块7,控制器视频模块8,扬声器9,显示屏10,摄像头11,PoE(以太网供电系统)交换机12;其中,磁力锁2、AP模块3处在门1的门框上,磁力锁2与中央控制器4上的控制口5连接, AP模块3与PoE交换机12上的第二个以太网口6连接,摄像头11与PoE交换机12上的第三个以太网口6连接,控制器视频模块8与显示屏10连接,扬声器9与控制器语音模块7连接。
所述AP模块3为带wifi探针的AP模块3,AP模块3功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同时还可以作为wifi接入点使用;带wifi探针的AP模块3的优选型号为H3C的wa4320H。
所述的PoE交换机12上有9个以太网口6, AP模块3与PoE交换机12上的第二个以太网口6连接,摄像头11与PoE交换机12上的第三个以太网口6连接;AP模块3通PoE交换机12来取电,同时与网络进行信号的交互;使用时,PoE交换机12通过PoE交换机12上的第一个以太网口6接入网络。
所述磁力锁2与中央控制器4上的控制口5通过控制线连接,进而有中央控制器4控制磁力锁2的开与关。
所述中央控制器4包括一个以太网口6;控制器语音模块7的信号输入端和控制器视频模块8的信号输入端分别通过专用的数据传输连接线或者排线与中央控制器4的信号输出端相连;中央控制器4优选型号为新开普的I420,控制器语音模块7优选网络音频模块E702T,控制器视频模块8优选wifi视频模块RAK5270;使用时,中央控制器4通过中央控制器4上的以太网口6连入网络。
所述显示屏10处在办公室内。
所述扬声器9也处在门1的门框上。
所述网络为包括专网服务器的局域网。
所述的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632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电网系统的人脸识别安全设备
- 下一篇:采血排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