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栓型绝缘耐张线夹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62443.8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7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唐静;陈杰;刘伟;付彬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02 | 分类号: | H02G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0 | 代理人: | 周厚民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栓 绝缘 耐张线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金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栓型绝缘耐张线夹。
背景技术
耐张线夹为输变电领域中一种常见的金具,主要用于将线缆固定在架空电力线路以及变电站耐张杆塔上,在使用时,耐张线夹将线缆与绝缘子串连接,绝缘子串再与铁塔连接,以固定线缆并承载线缆的拉力,减小架空线缆的松弛度,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绝缘耐张线夹为楔型耐张线夹,主要由楔型本体、楔芯组成,通过楔芯在本体楔形腔滑动以预紧线缆,但是这种楔型耐张线夹存在一定的夹持力不足局限性,会因线缆所受拉力超过一定范围,出现滑线甚至线缆脱皮的现象,从而使得线缆运行的安全性能差。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楔型耐张线夹的夹持力不足,安全性能差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夹持力好,安全性能好的螺栓型绝缘耐张线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栓型绝缘耐张线夹,包括:
上壳体;
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相对设置,能够与所述上壳体扣合形成用于夹持线缆的夹线槽,所述下壳体沿着所述夹线槽的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座;
U型螺栓组件,能够与所述第一安装座配合,用于压紧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以夹紧所述线缆;
拉杆,一端与绝缘子串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一体成型在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一侧的第二安装座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U型螺栓组件包括U型螺栓、平垫、弹垫和安装螺母,所述U型螺栓穿过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座的第一安装通孔后,与所述安装螺母螺接,以压紧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壳体设置有与所述U型螺栓适配的弧形凹槽,以使所述U型螺栓与所述上壳体贴合接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远离所述夹线槽的一侧,具有沿着所述夹线槽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加强筋。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线槽呈圆弧状,以使所述线缆与所述夹线槽贴合接触,所述夹线槽内设置有夹线齿或夹线钉,以增加摩擦力。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线槽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喇叭口,以防止划伤所述线缆。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安装座分别与所述上壳体的上壳体主体部和所述下壳体的下壳体主体部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座分别与所述上壳体主体部和所述下壳体主体部组成呈L型的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与所述上壳体主体部和所述下壳体主体部的结合处设置有第二加强筋。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二安装通孔,所述拉杆穿过所述第二安装通孔后,与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座靠近所述第二安装通孔处还设置有省料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栓型绝缘耐张线夹,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螺栓型绝缘耐张线夹,包括上壳体、下壳体、U型螺栓组件和拉杆,下壳体与上壳体扣合形成用与夹持线缆的夹线槽,下壳体沿着夹线槽的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座;U型螺栓组件,能够与第一安装座配合,用于压紧上壳体和下壳体,以夹紧线缆;拉杆,一端与绝缘子串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一体成型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一侧的第二安装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螺栓型绝缘耐张线夹,由于U型螺栓组件能够以垂直压力锁紧线缆,与现有技术相比,对线缆的夹持力更好,从而保证了线缆运行的安全性能,另外,通过设置拉杆,更方便直接与绝缘子串固定连接。
2.本实用新型的螺栓型绝缘耐张线夹,上壳体设置有与U型螺栓适配的弧形凹槽,以使U型螺栓与上壳体贴合接触,使得U型螺栓能够更好地驱动上壳体与下壳体贴合更加紧密。
3.本实用新型的螺栓型绝缘耐张线夹,上壳体和下壳体的远离夹线槽的一侧,具有沿着夹线槽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加强筋,增加了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结构强度,延长了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的螺栓型绝缘耐张线夹,夹线槽呈圆弧状,以使线缆与夹线槽贴合接触,夹线槽内设置有夹线齿或夹线钉,以增加摩擦力,使得线缆不易从夹线槽内滑出。
5.本实用新型的螺栓型绝缘耐张线夹,第二安装座的与上壳体主体部和下壳体主体部的结合处设置有第二加强筋,增加了第二安装座与上壳体主体部和下壳体主体部的结构强度,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永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624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用电缆转接桥架
- 下一篇:建筑管道用固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