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旋式减温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60942.3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5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大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国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G5/12 | 分类号: | F22G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3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温器 筒体 法兰 堵板 本实用新型 螺旋式 右筒体 左筒体 螺旋换热器 蒸汽进出口 出水联箱 过热蒸汽 进水联箱 设备安全 筒体内部 挡板 法兰盖 过热器 排污管 折流板 支撑板 耗时 调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螺旋式减温器,主要解决了现有减温器减温效果较差,减温耗时长的问题。该装置包括减温器筒体,设置在减温器筒体左端的左筒体法兰,设置在左筒体法兰左边的法兰盖,设置在减温器筒体右端的右筒体法兰,设置在右筒体法兰右边的堵板,设置在堵板上部的出水联箱,设置在堵板下部进水联箱,设置在减温器筒体内部的折流板,设置在减温器内部的支撑板,设置在减温器内部的螺旋换热器,设置在减温器筒体上的蒸汽进出口接头,设置在减温器筒体上的排污管接头,设置在减温器筒体上的挡板。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达到了能够及时地调控过热蒸汽的温度,起到保护过热器设备安全的作用目的,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窑炉余热锅炉的过热蒸汽减温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螺旋式减温器。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余热锅炉被大量使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余热温度过高、过热蒸汽超温致使过热器超温,使过热器换热管金属疲劳产生裂缝,造成过热器设备损坏。目前,用于降低过热器设备蒸汽温度的减温器内部换热管主要为直管式结构,其减温效果较差。当过热蒸汽温度过高需要降温时,直管式结构的减温器把过热蒸汽降低到所需的温度耗时更长。同时因过长的冷却时间导致减温器内的蒸汽降温幅度较大,从减温器流出到下一级过热器的蒸汽温度更低;这样往往会因过热器的温差变化幅度大而产生不均匀收缩和膨胀,导致过热器疲劳损坏或焊缝拉裂,严重影响余热锅炉的运行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式减温器,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减温器减温效果较差,减温耗时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螺旋式减温器,包括减温器筒体,设置在减温器筒体左端的左筒体法兰,设置在左筒体法端部且用于左端部封堵的法兰盖,设置在减温器筒体右端的右筒体法兰,压接在右筒体法兰右边的堵板,贯穿于堵板且内置于减温器筒体上部的出水联箱,设置在出水联箱右端的出水联箱法兰,贯穿于堵板且内置于减温器筒体下部进水联箱,设置在进水联箱右端的进水联箱法兰,设置在进水联箱和出水联箱左端部且用于改变蒸汽流动方向的折流板,跨接在减温器筒体内壁且用于支撑进水联箱和出水联箱的支撑板,跨接在进水联箱和出水联箱之间的螺旋换热管,设置在减温器筒体左端部侧壁边缘且正对折流板的蒸汽进口接头,设置在减温器筒体右端部侧壁边缘的蒸汽出口接头,以及设置在减温器筒体下部边缘的排污管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折流板为一定折弯度的薄板。
具体地,所述支撑板为十字形且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管孔;其中进水联箱和出水联箱分别贯穿于管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螺旋式换热管具有增大其换热面积,能快速减温,有效控制减温器内过热蒸汽温度的作用,大幅度提高了减温器灵敏度,为余热锅炉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支持。
(2)本实用新型采用多个支撑板支撑,使减温器结构牢固,可延长减温器的使用寿命,为余热锅炉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3)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排污管接头,用于收集高温蒸汽在减温器筒体内降温液化形成小水珠,小水珠聚少成多从排污管接头排出,避免了筒体内因为有水而产生锈蚀,提高了减温器的使用年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A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B-B剖面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国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国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609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