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电子款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59841.4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1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倪泽林;廖建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联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D11/00 | 分类号: | G07D11/00;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7 | 代理人: | 黄肇平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fid 技术 电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电子款箱。
背景技术
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需要经常性的使用电子款箱,在电子款箱在押运或流转过程中,容易被掉包和假冒,因而需要对电子款箱的真实性进行验证。同时电子款箱押运都是外包给押运公司,在经历银行以外人员之手的过程中,往往有电子款箱被非法打开的现象出现,而出现之后,又不能确定责任人,因而需要对电子款箱的开启/关闭时间进行精确记录。
但是现有的电子款箱大多是将记录的时间数据存储在电子款箱的内部存储中,而该数据并没有实时传输到后台服务器,而在需要进行调查时,需要通过USB或其他方式将数据读取,并进行比对,不能满足实时检测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电子款箱。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电子款箱,包括箱体以及可开启的箱盖,所述箱体内设有RFID电子标签、与RFID电子标签连接控制芯片、用于记录箱盖开启/关闭的时间记录器、与箱盖开启/关闭联动配合的触发电路、用于存储开启/关闭时间、身份验证信息的存储器以及电源电路,所述触发电路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所述时间记录器在所述触发电路触发时,记录当前开启/关闭时间,并写入所述存储器以及RFID电子标签内,供通信验证时读取,所述时间记录器以间歇式读取RFID电子标签内记录的开启/关闭时间,并验证该开启/关闭时间是否被篡改,若篡改则对其进行开启/关闭时间再写入。
所述控制芯片设有用于RFID电子标签连接可靠性的RFID检测电路。
所述触发电路包括按键触发电路以及与箱盖联动配合的钢簧触发电路。
所述箱体内还设有充电电路。
所述充电电路为USB充电电路,其包括电源管理芯片U4以及稳压电路。
所述控制芯片还设有电压检测电路。
所述控制芯片设有欠压基准值设定电路。
所述控制芯片设有USB接口唤醒电路。
所述RFID电子标签可通过RFID读取器与监控中心通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RFID电子标签以及与箱盖开启配合的触发电路,在每次开启/关闭时均能记录开启/关闭时间,并可直接通过读取RFID电子标签获知每次的开启/关闭时间,以便在电子款箱交接时实时获取开启/关闭时间,以便确定责任人,避免出现电子款箱被非法开启时无法确定责任人的现象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电子原理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电子原理图2。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电子原理图3。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电子原理图4。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电子原理图5。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电子原理图6。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电子原理图7。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电子原理图8。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电子原理图9。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电子原理图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以及图10构成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电路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电子款箱,包括箱体以及可开启的箱盖,所述箱体内设有RFID电子标签、与RFID电子标签连接控制芯片、用于记录箱盖开启/关闭的时间记录器、与箱盖开启/关闭联动配合的触发电路、用于存储开启/关闭时间、身份验证信息的存储器以及电源电路,所述触发电路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所述时间记录器在所述触发电路触发时,记录当前开启/关闭时间,并写入所述存储器以及RFID电子标签内,供通信验证时读取,所述时间记录器以间歇式读取RFID电子标签内记录的开启/关闭时间,并验证该开启/关闭时间是否被篡改,若篡改则对其进行开启/关闭时间再写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联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联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598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