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双增亮膜的液晶显示背光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58001.6 | 申请日: | 201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67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郭翊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纳美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双增亮膜 液晶显示 背光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背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双增亮膜的液晶显示背光组件。
背景技术
彩色液晶显示器已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无处不在的一种产品,与之相关的各种标准和技术也在不断的升级换代中,比如ITU-R推荐的 BT2020标准在屏幕的分辨率、帧频率、色彩分辨率上都定下的更高的标准,推动相关的技术的不断进步。其中量子点技术作为一项可以大幅提升液晶显示器色彩再现效果的技术,已经引起产业界的很大关注,相关产品也已经开始进入市场。
光致发光技术目前比较成熟,效率也比较高。光致发光的方法目前主要被用在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组件中,一般的做法是将发红色光的量子点和发绿色光的量子点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置于背光组件的不同位置。但是,对于红色的量子点来说,不仅可以吸收蓝色的光转化成红色的光,也可以吸收由绿色量子点发出的绿色的光转化成红色的光;这也就是说在红色量子点和绿色量子点均匀混合的体系中,所发出的红色的光有两个路径:一个是由蓝色光直接转化,一个是蓝光光先转化成绿色光再转化成红色光。绿色量子点吸收了蓝色的激发光后辐射出的绿色光在各个方向上的强度是相同的,这也使得绿色光在量子点材料的体系中的光程增加,进一步被红色量子点吸收的机会随之增大。这样造成的的结果是在这种红色量子点和绿色量子点的混合体系中相当一部分绿色量子点所发出的绿色的光又被转化成了红色的光。假如绿色和红色量子点的量子效率都是80%,那么对于后者这个路径,从蓝色光到红色光的等效的量子效率就会降低到64%,从而拖累整个体系的量子效率降低。
此外,量子点材料可分为含镉和无镉两大类。到目前为止,以硒化镉为代表的含镉量子点材料在量子效率、半峰宽、稳定性、成本等多方面都比市场上可使用的无镉量子点材料有较大优势。然而由于担心对镉元素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世界各国都开始或将要对材料中含镉量进行严格控制。然而由于前述部分绿色光会转化为红色光,在实际红绿量子点的混合体系中,绿色量子点使用量与红色量子点使用量的比值明显多于仅按吸收常数和量子效率所推算的绿色量子点使用量与红色量子点使用量的比值,高达6:1 甚至 7:1。这样一来镉含量的减少的空间受到了限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双增亮膜的液晶显示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二极管、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扩散板、透镜和双增亮膜,所述红色量子点位于发光二极管的芯片上,若干所述发光二极管置于所述扩散板下方,每个所述发光二极管与所述扩散板间均设置有一个所述透镜,所述绿色量子点分散在所述扩散板上方的薄膜中,所述薄膜上方设置有所述双增亮膜。
一种带双增亮膜的液晶显示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二极管、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导光板、反光板和双增亮膜,所述红色量子点位于发光二极管的芯片上,所述发光二极管位于所述导光板一侧,所述绿色量子点分散在所述导光板上方的薄膜中,所述薄膜上方设置有所述双增亮膜,所述导光板下方设置有所述反光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将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分离开来,并利用透镜或反光板,有效的减少或避免从蓝色光到绿色光再到红色光这样的间接转换,从而提高了量子点光转换体系整体的量子效率,降低液晶显示背光组件的能耗。由于减少或避免了绿色光被转化成红色光,与传统的将红色量子点和绿色量子点混合的方案相比,当产生等量的红色光和绿色光,所需的绿色量子点减少,红色量子点增多。这样一来,当红色的含镉量子点材料被无镉量子点材料替代时,更多的镉可以被取代,进一步降低了体系中镉的含量。
双增亮膜可以把与偏振片振透方向垂直的光线不是吸收而是反射回背光组件里以便于这部分光的偏振方向被改变然后可以被重新利用。然而对于将红色量子点和绿色量子点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均匀分散在导光板或扩散板上的薄膜里的背光方案,这部分被反射回来的光中包括的绿色的光会被红色的量子点吸收并转化成红色的光,使得这种二次转化的副作用被放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双增亮膜所带来的效率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而仍然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纳美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纳美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580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光模组以及显示模组
- 下一篇:一种显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