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化学废液及油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55486.3 | 申请日: | 201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5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社;黄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建社;黄颖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童健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污吸附 油污水处理装置 化学废液 悬浮颗粒剂 检查循环 颗粒填料 三级厌氧 悬浮吸附 分离框 固体物 吸附池 引流管 沉淀 环保设备领域 本实用新型 池顶部 出水管 排出管 网格框 吸附垫 吸附物 朝上 胶装 净水 吸附 相交 铺设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学废液及油污水处理装置。一种化学废液及油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固体物分离框池、二级油污吸附池、三级厌氧油污吸附池、四级微小悬浮吸附颗粒填料吸附池、五级检查循环利用池;所述固体物分离框池内设置若干X形状相互相交的网格框,第一出水管连接二级油污吸附池,所述二级油污吸附池设置胶装吸附物层和沉淀水层;所述沉淀水层中设置S形状或Z字形状第一引流管,所述三级厌氧油污吸附池顶部铺设吸油脂悬浮颗粒剂层或吸附垫,吸油脂悬浮颗粒剂层或吸附垫底部设置第一引流管朝上部,所述四级微小悬浮吸附颗粒填料吸附池与五级检查循环利用池之间设置净水排出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学废液及油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池、污水处理系统、化粪池等都是利用吸附处理或生物厌氧进行污染物处理,将污染物中的水进行净化后分离出水和固体杂质分开进行排放,达到能将水进行干净排放的目的,这里的污水处理池、污水处理系统、化粪池一般是三相处理池,处理出来的水一般只能处理出4-5级左右的污水,实际也是不达标的,而且不能处理油污,甚至连过滤都不能,排污的时候,油污会顺着处理“好”的水一同排外,造成其他污染;含油废水来源广泛,成分复杂。含油废水主要来源于石油、石油化工、钢铁、焦化、煤气发生站、机械加工等工业部门。废水中油类污染物质,除重焦油的相对密度为1.1以上,其余的相对密度都小于1。油类物质在废水中通常以三种状态存在;(1)浮上油,油滴粒径大于100μm,易于从废水中分离出来。油品在废水中分散的颗粒较大,含油废水处理设施粒径大于100微米,易于从废水中分离出来。在石油污水中,这种油占水中总含油量60~80%。(2)分散油.油滴粒径介于10一100μm之间,悬浮于水中。(3)乳化油,油滴粒径小于10μm,油品在废水中分散的粒径很小,呈乳化状态,不易从废水中分离出来。含油废水如果不加以回收处理,会造成浪费;排入河流、湖泊或海湾,会污染水体,影响水生生物生存;用于农业灌溉,则会堵塞土壤空隙,妨碍农作物生长。含油废水被排到江河湖海等水体后,油层覆盖水面,阻止空气中的氧向水中的扩散;水体中由于溶解氧减少,藻类进行的光合作用受到限制;影响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使水生动植物有油味或毒性,甚至使水体变臭,破坏水资源的利用价值;如果牲畜饮了含油废水,通常会感染致命的食道病;如果用含油废水灌溉农田,油分及其衍生物将覆盖土壤和植物的表面,堵塞土壤的孔隙,阻止空气透入,使果实有油味,或使土壤不能正常进行新陈代谢和微生物新陈代谢,严重时会造成农作物减产或死亡。另外,由于溢油的漂移和扩散,会荒废海滩和海滨旅游区,造成极大的环境危害和社会危害。但更主要的危害是石油中含有致癌烃,被鱼、贝富集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
比如扩散水面若有100L油,即可能扩散到水面1km范围。油的粘度越高,扩散速率越慢。油膜漂浮在水面的油膜是水体生物及周边野生动物的第一杀手。油膜是油泄漏到水体时的初始状态,大量的油泄漏在水面上,一时难以挥发和溶解,就会形成油膜。不透明的油膜降低了光的通透性,影响水体与空气的物质交换,从而使水体氧含量减少,水体生物多被窒息而死。同时,油膜对周边渔业及养殖业的危害是毁灭性的。不仅渔业,水上旅游业、水上矿业和水上交通业等,也都将受到严重损害。
乳化油液是油和水的混合物,其中的油或水以细小的液滴形式存在。乳化液的形成源于波浪的搅拌作用,会严重妨碍油的转化和清除。轻质油形成的立化液为较不稳定的乳化液,重质油在乳化后常成为稳定性较高的乳化液。乳化会使油的体积增加为原体积的几倍,增加清理的难度。乳化作用使部分油进入水中而从水面消失,容易给人以污染已经消除的假象。
油品中有些固体成分或重质成分会沉至水底,沉淀作用能减少浮油量,但沉淀物会污染水底,可能造成水底生物的死亡或影响自然生态。以上自然作用在不同水环境中的表现是不同在非流动水体中,油趋向于聚集,在水环境中的存留时间长。在水流及河流中,油易于附着在岸上的植物和草上面。油还可能沉到淡水环境的水底,危害生活在底泥中或以底泥为食的生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建社;黄颖,未经黄建社;黄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554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