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气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55378.6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03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02 | 分类号: | B01D45/02;B01D4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工程中供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气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导热油炉运行时系统内必须安装油气分离器,因为导热油里含有水分(国产的更多),运行后会变成水汽,由于水和油的密度和沸点的不同,如果不及时排尽,会在锅炉及管道系统形成波动,影响泵和锅炉的工作,甚至是气穴,压力不稳定,锅炉和泵会出现使用问题。汽水分离器一般设在回水管道上,然后进去高位膨胀槽,进行排泄。锅炉试运行的时候就必须把水汽给排尽。
传统油气分离器是根据油气密度不同的原理,利用重力使气体与油分离,这种结构的缺点是当油量较大时气体不易从油内排除,很容易随油回到系统内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油气分离效果较好的油气分离装置。
一种油气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罐,所述分离罐的侧面开设有进油口,顶部开设有排气口,底部开设有出油口;
所述分离罐中还设有螺旋翅片,所述螺旋翅片与所述分离罐的内壁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旋翅片均匀地分布在所述分离罐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旋翅片为合金螺旋翅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旋翅片的翅片之间的间距大于10mm。
在上述油气分离装置中,油气分离器内壁设有螺旋翅片,使得导热油进入油气分离器后沿着内壁旋转,在离心力与重力的双重作用下,导热油内的气体从导热油内分离而出,从而油气分离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油气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及附图,对油气分离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一实施方式的油气分离装置100,包括分离罐110,分离罐110的侧面开设有进油口120,顶部开设有排气口130,底部开设有出油口140;分离罐110中还设有螺旋翅片150,螺旋翅片150与分离罐110的内壁贴合。
在一实施方式中,分离罐110为圆柱体,内壁平滑过渡,使得螺旋翅片150可以更好地贴合在分离罐110的内壁。在一实施方式中,螺旋翅片150均匀地分布在分离罐110中。螺旋翅片150为合金螺旋翅片。螺旋翅片150的翅片之间的间距大于10mm。螺旋翅片150使得导热油进入油气分离器的分离罐110中后沿着内壁旋转,螺旋翅片150为进入的导热油提供离心力,在离心力与重力的双重作用下,导热油内的气体从导热油内分离而出,从而实现更好的分离效果。
在上述油气分离装置中,油气分离器内壁设有螺旋翅片,使得导热油进入油气分离器后沿着内壁旋转,在离心力与重力的双重作用下,导热油内的气体从导热油内分离而出,从而油气分离效果较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优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553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