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温控式抗体孵育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55199.2 | 申请日: | 201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60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霞;郭昊;赵磊;刘海啸;白浩;岳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3 | 分类号: | G01N33/53;G05D2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265 | 代理人: | 倪钜芳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控 抗体 孵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孵育盒,尤其涉及温控式抗体孵育盒。
背景技术
在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分子生物学原位杂交这类生物实验的操作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到孵育盒。孵育盒的使用方法是:将一张附有组织的切片放在孵育盒里,盒体留有适当的水,再将抗体滴加在组织上,盖上盒盖,最后将孵育盒放在实验温度下,使抗体与组织上靶细胞上的抗原结合。孵育盒的作用就是提供一个湿润环境,使放在孵育盒里的切片上的组织与抗体能在一定的温度下反应,这个实验温度是非常重要的,抗体孵育过程需在低温下进行,但目前使用的孵育盒没有蓄冷能力,孵育效果不理想。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温控式抗体孵育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温控式抗体孵育盒,来解决目前传统的孵育盒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未有蓄冷能力,孵育效果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温控式抗体孵育盒,包括盒体、隔板、透气孔、盒盖、吸气泵、涡流管、冷气管、温度传感器,所述的隔板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隔板均匀分布于盒体内部,所述的隔板与盒体螺纹相连,所述的透气孔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透气孔均匀分布于隔板内部,所述的透气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盒盖位于盒体顶部,所述的盒盖一端与盒体转动相连,且所述的盒盖另一端与盒体卡扣相连,所述的吸气泵位于盒盖后端左侧,所述的吸气泵与盒盖螺纹相连,所述的涡流管位于盒盖后端左侧,所述的涡流管与盒盖螺纹相连,所述的冷气管位于涡流管右侧,所述的冷气管一端与涡流管螺纹相连,且所述的冷气管另一端贯穿盒盖与盒盖螺纹相连,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位于盒盖内部左侧底端,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与盒盖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吸气泵右侧还设有排气管,所述的排气管一端与吸气泵螺纹相连,且所述的排气管另一端与涡流管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涡流管后端还设有热气管,所述的热气管与涡流管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盒盖后端右侧还设有显示器,所述的显示器与盒盖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盒体内部底端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盒体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透气孔内部还设有防水布,所述的防水布与透气孔胶水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温控式抗体孵育盒,使用前,首先医护人员将抗体所需孵育的温度输入至温度传感器内,使用时,首先在隔板的作用下,使得盒体内部被分为若干大小等同的腔体,医护人员可将所需孵育的多种抗体通过分类的方式放入腔体内,放入完毕后,医护人员用手关闭盒盖,再用手打开温度传感器,此时,温度传感器对盒体内的温度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的温度值传递给显示器,医护人员可通过显示器显示的数值知晓当前盒体内的实时温度,当盒体内的温度高于温度传感器所设定的温度值时,吸气泵以及涡流管被开启,吸气泵将外界气体由排气管排入涡流管内,通过涡流管转换,一端产生冷空气,一端产生热空气,热空气由热气管排出外界,冷空气由冷气管排入盒体内,以此让盒体内的抗体处于冷温的储存空间,当盒体内的温度达到温度传感器所设定的温度值时,吸气泵以及涡流管停止工作,该温控式抗体孵育盒,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使得该装置内的抗体处于冷温储存的状态,确保了抗体孵育所需要的温度,有效的提高了抗体孵育的效果,同时,透气孔是为了让盒体内的气体流通,防水布是为了防止腔体内的抗体由透气孔流入其它腔体,对抗体起到保护作用,所述的防水布为ePTFE复膜的微孔型面料,具有防水透气性,蓄电池是为了给该装置进行能量供应,该装置无需外界电源即可正常使用,所述的蓄电池分别与吸气泵、涡流管以及温度传感器导线相连,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与吸气泵、涡流管以及显示器信号线相连,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型号为DS18B20,所述的涡流管型号为VC62008M。
附图说明
图1是温控式抗体孵育盒的局部主视剖视图;
图2是温控式抗体孵育盒的局部俯视剖视图。
盒体1、隔板2、透气孔3、盒盖4、吸气泵5、涡流管6、冷气管7、温度传感器8、蓄电池101、防水布301、显示器401、排气管501、热气管60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551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