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判断识别前后门框R角的量具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54811.4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2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姬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24 | 分类号: | G01B5/2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0306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判断 识别 前后 门框 量具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测量工装,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判断识别小汽车前、后门框R角的量具工装。
背景技术
汽车前、后车门的门框通常委托给某部件厂家加工生产。汽车前、后车门的门框R角为辊压成型件拼焊而成,门框焊接后的搭接处为尖角,外协厂家一般无任何辅助器具和量具进行测量控制,而是完全靠人工经验去打磨R角。因此,常常会因工作人员技能的不足而直接导致R角的打磨无任何标准,打磨获得的R值大小不一,最终导致门框到达基地总装车间装车后极其难看,很容易被挑剔的客户发现,影响客户对车身的直观感受,降低车型的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判断前、后车门的门框R角是否符合公差要求的量具工装,该量具工装可同时针对不符合要求的R角进行快速识别划线,以便使用打磨机和抛光机快速对R角进行修整,从而使前、后车门的门框R角符合标准要求。
本实用新型所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判断识别前后门框R角的量具工装,包括内侧钢板,外侧钢板。内侧钢板和外侧钢板固连在一起。内侧钢板、外侧钢板在和被测车门转角对应的地方设有第一镂空部和第二镂空部。第二镂空部设有和被测车门依设计要求的门框R角大小相等的测量转角:测量时,内侧钢板的边缘紧贴在被测车门转角的两角边缘上,外侧钢板的板面紧贴在被测车门门板的表面上,被测车门门框R角依情况同时显露在第一镂空部和第二镂空部里,或者被测量转角遮挡住。
利用本测量工装测量汽车前、后车门门框R角时,可以方便、快捷、准确的判断出被测车门门框R角与设计要求的差异,然后制定出相应的补救措施,使前、后车门的门框R角符合标准要求。本测量工装,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制造容易的优点。
作为优选,内侧钢板和外侧钢板上设有供螺栓穿过的通孔,内侧钢板和外侧钢板用螺栓固连在一起。进一步地优选,固定螺栓的个数大于等于三个,且固定螺栓的螺栓轴线不在同一平面内。本优选方案,内侧钢板和外侧钢板的螺栓孔配做为佳,内侧钢板和外侧钢板的连接具有牢固可靠的优点。
作为优选,内侧钢板和外侧钢板铆接在一起。进一步地优选,铆钉的个数大于等于三个,且铆钉的轴线不在同一平面内。本优选方案,内侧钢板和外侧钢板的连接具有牢固可靠的优点。
作为优选,内侧钢板或外侧钢板上设有螺钉孔,内侧钢板和外侧钢板用螺钉固连在一起。进一步地优选,螺钉孔的个数大于等于三个,且螺钉孔的轴线不在同一平面内。本优选方案,内侧钢板和外侧钢板的连接具有牢固可靠的优点。
作为优选,内侧钢板和外侧钢板设有两组相通的定位销钉孔,内侧钢板和外侧钢板用销钉定位后再固连在一起。这里所述的两组相通的定位销钉孔,包括两个设在内侧钢板上的销钉孔和两个设在外侧钢板上的销钉孔,内侧钢板上的销钉孔和两个设在外侧钢板上的销钉孔对应相通,从而形成两组相通的定位销钉孔。本优选方案,结构简单,加工制造容易和成本低,有利于准确、快速加工内侧钢板和外侧钢板的连接螺栓孔等连接固定结构。
作为优选,内侧钢板在和车门转角对应的地方所设有的第一镂空部为优弧形镂空部。本优选方案,结构合理,使用方便。
作为优选,第二镂空部的边界包括一个测量转角,与测量转角两端分别相切连接的左直线连接段和右直线连接段;一端与左直线连接段另一端相连的第二左直线连接段,一端与右直线连接段另一端相连的第二右直线连接段;一端与第二左直线连接段另一端相连的第三左直线连接段,一端与第二右直线连接段另一端相连的第三右直线连接段;以及两端分别和第三左直线连接段、第三右直线连接段的另一端相连的圆弧连接段。测量转角凸入在第一镂空部内。第一镂空部的边界总体被第二镂空部包围。本优选方案,结构合理,使用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简单,使用快捷方便,有利于快速、正确修正车门转角。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自内侧钢板一侧望向外侧钢板一侧的平面示意图;
图中:内侧钢板1、第一镂空部1.1、外侧钢板2、第二镂空部2.1、测量转角2.1.1、左直线连接段2.1.2、右直线连接段2.1.3、第二左直线连接段2.1.4、第二右直线连接段2.1.5、第三左直线连接段2.1.6、第三右直线连接段2.1.7、圆弧连接段2.1.8、销钉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548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