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局部氧疗的供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54490.8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65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白莹;梁艳彩;苗菁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3/12 | 分类号: | A61H3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3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管 分支端口 本实用新型 供氧 供氧装置 一端连接 主管 氧气输送管路 部位皮肤 固定吸盘 交叉感染 均匀开设 流体联通 人体局部 氧气输送 治疗部位 锥形接口 出氧孔 地连接 氧气 男性 输出 劳动 | ||
一种用于局部氧疗的供氧装置,包括进氧端口(1)、供氧主管(2)、分支端口(3)、出氧支管(4);所述的进氧端口为锥形接口,与氧气输送管路连接;所述的供氧主管的一端连接进氧端口,另一端连接分支端口,所述的分支端口连接出氧支管;所述的供氧主管、分支端口、出氧支管流体联通地连接;所述的出氧支管设置有将出氧支管固定在人体局部位置的固定吸盘(5);所述的出氧支管上均匀开设有将氧气输出至局部氧疗位置的出氧孔(6);本实用新型根据人体需要治疗部位,尤其是男性患者的特点,将氧气输送至特定部位皮肤,本实用新型设计独特,使用简单、方便,减少了人力劳动。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避免病人之间交叉感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供氧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局部氧疗的供氧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男性患者的局部氧疗的供养装置。
背景技术
皮肤长期处于温热和潮湿的环境,会削弱皮肤角质层的屏障作用,使得有害物质易入侵且利于细菌繁殖,皮肤本身对于摩擦等机械性作用的防护能力下降,潮湿皮肤较干燥皮肤受损的概率高5倍。
在医学临床治疗中,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出汗较多、水肿、大小便失禁患者容易导致皮肤角质层受到损害,出现皮肤淹红、湿疹等不适症状,创面一般呈现片状或弥漫性。该症状通常发生于会阴、腹股沟、大腿根部以及阴囊等皮肤褶皱处。
对于上述皮肤创面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以及物理方法,其中物理方法包括使用吹风机吹扫、红外线照射以及纱布隔离等。但是这种治疗方法人工成本高、容易出现皮肤烫伤,加重皮肤损害、使用外用药物患者容易过敏。
氧气可有效抑制创面厌氧菌以及真菌生长繁殖,提高创面组织供氧,改善局部组织的有氧代谢。局部氧疗利用氧气流干燥创面,减轻炎症反应,控制感染,促进组织再生,从而起到预防和治疗皮肤淹红和湿疹的作用。氧疗是一种安全有效、使用可靠的治疗局部溃疡的方法,适用于各类伤口病人,局部通气和局部氧疗是一种针对长期卧床高龄患者有效预防和治疗皮肤受损较好的护理方法,经过护理后,皮肤危险发生率显著降低,治疗效果令人满意。然而,虽然氧疗作为一种治疗方式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现有技术中没有合适的能够供氧装置,不能满足医疗单位以及患者的需求,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实施氧疗的供养装置是所述技术领域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一种供氧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局部氧疗的供氧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男性患者的局部氧疗的供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局部氧疗的供氧装置,包括进氧端口1、供氧主管2、分支端口3、出氧支管4;
其中,所述的进氧端口为锥形接口,与氧气输送管路连接;所述的供氧主管的一端连接进氧端口,另一端连接分支端口,所述的分支端口连接出氧支管;所述的供氧主管、分支端口、出氧支管流体联通地连接;其中,流体联通地连接即流体,例如氧气,能够在供氧主管、分支端口、出氧支管内流过;
所述的出氧支管为闭合环路,两端均连接在分支端口上;
所述的出氧支管设置有将出氧支管固定在人体局部位置的固定吸盘5;
所述的出氧支管上均匀开设有将氧气输出至局部氧疗位置的出氧孔6;其中,所述的出氧孔呈螺旋状分布在出氧支管上的圆周上,所述的出氧孔为直径1-3mm的圆孔;其中,所述的螺旋状分布为在圆周面上360度螺旋分布,螺旋状分布的设置方式使得出气孔的输出的氧气能够让局部皮肤充分接收氧疗或者吹气。
优选地,所述的固定吸盘数量为1-8个,进一步优选为2个。
优选地,所述的出氧孔为直径2mm的圆孔。
优选地,所述的供氧装置还包括通气泵,所述的通气泵连接在供氧主管上,用以提高通气压力,提高氧气的输送速度。当氧气压力不足时,可以使用通气泵提高氧气压力,使得供氧顺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544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