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震调节型纺织机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53626.3 | 申请日: | 201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6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赵桂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港 |
主分类号: | F16F15/04 | 分类号: | F16F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25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 滑块 滑腔 支撑杆 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 纺织机架 减震效果 调节型 铰接座 工作台 底端 底座 纺织机械 中部下表面 滑动设置 减震弹簧 支撑套筒 可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震调节型纺织机架,包括工作台、支撑套筒、支撑杆、支撑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底座,工作台的中部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杆,底座的两端内部分别开设有左减震滑腔和右减震滑腔,左减震滑腔和右减震滑腔的内部均滑动设置有一号滑块和二号滑块,一号滑块与二号滑块之间通过一号减震弹簧相连接,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支撑杆的底端转动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右减震滑腔内一号滑块上的铰接座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支撑杆的底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左减震滑腔内一号滑块上的铰接座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可以为纺织机械提供良好的减震效果,且减震效果可调,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减震调节型纺织机架。
背景技术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现在的纺织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
纺织机是纺织工业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纺织车间内往往有大量纺织机,针织机等设置,为了保证纺织机的使用稳定性一般都需要使用到纺织机架,这类设备的功率往往较大,纺织机械在工作过程中产生较大的震动,会严重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的纺织机架大多采用焊接固定,其虽然可以满足纺织机的支撑,但是其不便于其减震性能较差,故而会影响纺织机的使用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调节型纺织机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减震调节型纺织机架,包括工作台、支撑套筒、支撑杆Ⅰ、支撑杆Ⅱ、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底座,所述工作台通过减震支腿固定架设在底座的上方;所述减震支腿包括支撑套筒和支撑杆Ⅰ,其中支撑套筒固定焊接架设在工作台的端部下表面,支撑杆Ⅰ固定架设在底座的端部上表面;所述支撑套筒的内部开设有柱形空腔;所述柱形空腔内滑动设置有三号滑块;所述支撑杆Ⅰ的中部与柱形空腔的底板之间滑动连接,且支撑杆Ⅰ顶端与三号滑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柱形空腔的上部设置有二号减震弹簧;所述工作台的中部下表面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安装有呈竖直方向设置的支撑杆Ⅱ;所述底座的两端内部分别开设有左减震滑腔和右减震滑腔,左减震滑腔和右减震滑腔的内部结构相同,左减震滑腔和右减震滑腔的内部均滑动设置有一号滑块和二号滑块,其中一号滑块与二号滑块之间通过一号减震弹簧相连接,一号滑块上固定焊接设置有铰接座,左减震滑腔和右减震滑腔的顶部均开设有通道;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支撑杆Ⅱ的底端通过铰接方式转动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右减震滑腔内一号滑块上的铰接座通过铰接方式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支撑杆Ⅱ的底端通过铰接方式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左减震滑腔内一号滑块上的铰接座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底座的两端侧板上均开设有螺纹通孔,螺纹通孔内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转动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手柄,螺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方式与二号滑块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号减震弹簧的一端与三号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二号减震弹簧的另一端与柱形空腔的顶部内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工作台的中部上表面设置有水平仪,水平仪采用气泡水平仪。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滑动贯穿于右减震滑腔顶板开设的通道内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滑动贯穿于左减震滑腔顶板开设的通道内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港,未经黄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536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