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瞬态大流量加载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52686.3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7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徐斌;陈存武;成勇;施中秋;龚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5B1/02 | 分类号: | F15B1/02;F15B11/16;F15B13/06;F15B19/00;F15B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57 | 代理人: | 孙红颖 |
地址: | 20003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瞬态 流量 加载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瞬态大流量加载平台,包括油箱(1)、加载泵源(2)、加载蓄能器组(4)、缓冲蓄能器(5)、主动加载液压缸(6)、伺服阀(7)和被动加载液压缸(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载蓄能器组(4)通过管路与加载泵源(2)连通,加载蓄能器组(4)通过伺服阀(7)与主动加载液压缸(6)的工作活塞有杆腔连通,主动加载液压缸(6)的工作活塞的自由端与被动加载液压缸(10)的活塞自由端相对并且两个活塞的轴线共线,被试部套件固定安装在主动加载液压缸(6)的工作活塞的自由端和被动加载液压缸(10)的活塞自由端之间。该加载平台机构结构简单,占用场地小、成本低、使用维护方便,能够模拟部套件在冲击大载荷作用下的高压高速运动状态,进行性能试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加载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部套件冲击大载荷试验的瞬态大流量加载平台。
背景技术
在某些工业领域,作动装置中的部套件在实际工况下承受冲击大载荷,同时部套件在该载荷作用下完成近似等加速、等减速的运动,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模拟这种可能随着时间变化的大载荷加载试验平台。
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相关的披露,目前国内外的加载平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现有的加载平台机构结构复杂,体积相当较大、成本高、使用维护不便;
2)现有的加载平台液压机构不能有效缓冲,无法承受瞬态大流量的加载力;
3)现有的加载平台采用直接加载的方式,无法实现快速的等加速、等减速加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瞬态大流量加载平台,该加载平台机构结构简单,占用场地小、成本低、使用维护方便,能够模拟部套件在冲击大载荷作用下的高压高速运动状态,进行性能试验。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瞬态大流量加载平台,包括油箱、加载泵源、加载蓄能器组、缓冲蓄能器、主动加载液压缸、伺服阀和被动加载液压缸,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主动加载液压缸为单活塞杆式双作用液压缸,主动加载液压缸具有缓冲组件,主动加载液压缸的工作活塞与缓冲活塞之间的腔体内为空气,
所述的加载蓄能器组通过管路与加载泵源连通,加载蓄能器组通过伺服阀与主动加载液压缸的工作活塞有杆腔连通,
所述的缓冲蓄能器通过管路与主动加载液压缸的缓冲组件的缓冲腔连通,
所述的被动加载液压缸布置安装在主动加载液压缸的相对位置,主动加载液压缸的工作活塞的自由端与被动加载液压缸的活塞自由端相对并且两个活塞的轴线共线,被试部套件固定安装在主动加载液压缸的工作活塞的自由端和被动加载液压缸的活塞自由端之间。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四通和比例溢流阀,所述的四通安装在在伺服阀与主动加载液压缸之间的管路上,该四通两个通口分别连通伺服阀与主动加载液压缸,其余两个通口中的一个通口通过所述的比例溢流阀连通油箱,另一个通口可直接连通加载泵源,通过加载泵源直接给主动加载液压缸供油,此时,伺服阀关闭。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冷却回路,所述的冷却回路用于冷却油箱中的液压油。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复位气瓶,所述的复位气瓶通过管路连通主动加载液压缸的工作活塞与缓冲活塞之间的腔体,用于使主动加载液压缸的工作活塞恢复到初始加载位置。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拉力传感器,所述的拉力传感器安装在主动加载液压缸的工作活塞的自由端和被动加载液压缸的活塞自由端之间。
更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特点:
1)本实用新型的瞬态大流量加载平台采用带有缓冲组件的加载油缸,能够承受瞬态大流量的加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526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