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椎间孔镜微创手术的中空侧磨骨钻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52065.5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69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智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 |
代理公司: | 青岛科通知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3 | 代理人: | 张晓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空 侧磨 骨钻 微创手术 椎间孔 本实用新型 手柄 钻体 医疗器械技术 镜体通道 临床过程 螺纹固定 市场空白 手术器械 腰椎间盘 连接套 手持件 骨裂 卡口 内孔 焊接 填补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椎间孔镜微创手术的中空侧磨骨钻,包括手柄与钻体,两者通过卡口固定;所述手柄由手持件和连接套组成,两者通过焊接或螺纹固定;所述钻体整体长度为235mm,外径5mm,内孔直径1.8mm。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产品中空侧磨骨钻,外径5mm,内径1.8mm的中空侧磨骨钻,用以在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的微创手术中建立通道的手术器械,填补了此类产品的市场空白,规避了在临床过程中的骨裂风险,保障了镜体通道建立过程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椎间孔镜微创手术的中空侧磨骨钻。
背景技术
经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是一种先进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手术方式,整个手术过程中,建立镜体通道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即建立自体外经椎间孔进入到脊椎内部的通道,这个步骤用到的一种手术工具为中空侧磨骨钻。
目前市面上的中空侧磨骨钻产品,外径尺寸多为4mm、6mm、7mm 等,没有外径5mm的产品,所以导致扩孔由4mm直接扩到6mm,这对于骨质偏脆的老年人来说,存在着造成骨裂的风险。此外,目前所上市的产品基本上为德国品牌,而其规格中就没有5mm的这种骨钻,而此产品由于其使用时要求高精度、高硬度及高精准度,因此使得其研发、生产需要较高的工艺加工水平,有很高的技术壁垒。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椎间孔镜微创手术的中空侧磨骨钻,突破了“热处理变形”、“长度235mm中心内孔1.8mm一以贯通”、“一体成型工艺”的技术难关,研制出外径5mm,内孔径1.8mm,长度235mm的一体式、硬度56 度的中空侧磨骨钻,规避了对于老年患者在进行椎间孔镜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过程中的骨裂风险,保障了镜体通道建立过程的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椎间孔镜微创手术的中空侧磨骨钻,包括手柄与钻体,两者通过卡口固定;所述手柄由手持部件和连接套组成,两者通过焊接或螺纹固定;所述钻体整体长度为235mm,外径5mm,内孔直径1.8mm。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与钻体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钻体采用一体成型制造工艺,无焊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钻体上端设有固定用的卡槽,钻头呈螺旋状。
进一步地,所述手持部件下端表面还设有若干防滑用的凹纹。
进一步地,所述手持部件呈半球状,表面设计有若干孔洞。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套内部为中空,且中心内孔一次成型,内孔无断面。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套表面设有防滑用的若干凹槽,内部设有与钻体卡槽相匹配的卡扣。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与钻体整体硬度为56洛氏硬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产品中空侧磨骨钻,外径5mm,内径 1.8mm的中空侧磨骨钻,用以在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的微创手术中建立通道的手术器械,填补了此类产品的市场空白,规避了在临床过程中的骨裂风险,保障了镜体通道建立过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空侧磨骨钻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空侧磨骨钻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持部件;2、钻体;3、孔洞;4、凹纹;5、凹槽;6、连接套;7、卡扣;8、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智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智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520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