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挤压型软弱围岩隧道预应力锚索群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51622.1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8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熊晓晖;王更峰;张旭东;唐达昆;刘国雄;何磊;夏明锬;陈龙;王永太;张晓晓;李行利;徐浩然;吴占瑞;汪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E21D20/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229 | 代理人: | 王春娇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挤压 软弱 围岩 隧道 预应力 锚索群 支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预应力锚索群支护结构,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挤压型软弱围岩隧道预应力锚索群支护结构,属于挤压型围岩隧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挤压型软弱围岩隧道开挖时具有变形量大、变形速率快、变形时间长、扰动影响范围广的特点,并在后期有明显的流变特点。由于预应力锚索在通过预应力改变围岩内力状态、对控制变形有一定作用,因此目前通常采取锚索支护来控制隧道的变形。但是,由于挤压型软弱围岩隧道变形量大、变形时间长,现有常规的锚索支护措施不能有效的控制隧道的大变形,往往在后期锚索会出现拉坏现象、需重新施作锚索进行补强,而锚索从钻孔到张拉需花费大量时间,并且钻孔时对其他作业工序施作有干扰影响,无法进行平行施作,在这期间增加了洞室因变形而坍塌的危险,并且增加了工期;同时,后期的锚索在钻孔时易钻到钢拱架,不利于现场工人施作。并且,洞室不同部位的应力和变形不同,而围岩均匀布置锚索,因此不仅增加了工程造价,且围岩因孔数量多破坏了岩体结构。因此现有常规的锚索支护措施缺少系统性的布置,易造成浪费,甚至可能破还岩体结构,不能完全发挥预应力锚索的作用;且补强锚索造成工期延误,施作部位不准确,不能及时施作,施工期间甚至有坍塌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挤压型软弱围岩隧道锚索支护措施缺少系统性布置、补强锚索造成工期延误等问题,提供一种挤压型软弱围岩隧道预应力锚索群支护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挤压型软弱围岩隧道预应力锚索群支护结构,包括拱部控速锚索、边墙控速锚索、拱部限位锚索、边墙限位锚索、拱部锁脚锚索、边墙锁脚锚索、第一层初期支护和第二层初期支护,所述的第一层初期支护包括第一层钢拱架,所述的第一层钢拱架埋设于喷射混凝土中,所述的第二层初期支护包括第二层钢拱架,所述的第二层钢拱架埋设于喷射混凝土中,所述的拱部控速锚索和边墙控速锚索通过锚具锚在第一层初期支护表面上,所述的拱部限位锚索和边墙限位锚索通过锚具锚在第二层初期支护表面上,所述的拱部锁脚锚索通过锚具锚在第一层初期支护表面上,所述的边墙锁脚锚索通过锚具锚在第二层初期支护表面上。
所述的拱部控速锚索、边墙控速锚索和拱部锁脚锚索均按梅花形沿隧道环向和纵向布置,且纵向的间距为第一层钢拱架间距的2倍。
所述的拱部限位锚索、边墙限位锚索和边墙锁脚锚索,均按矩形沿隧道环向和纵向布置,纵向的间距为第一层钢拱架间距的2倍。
所述的拱部控速锚索沿拱部环向均匀布置有4~8根,拱部控速锚索的轴线为隧道壁的径向。
所述的边墙控速锚索沿隧道两侧边墙环向分别均匀布置有2~3根,边墙控速锚索的轴线为水平方向。
所述的拱部锁脚锚索在隧道两侧拱脚处各布置有1根,且位于拱脚上方0.4m~0.6m处。
所述的拱部限位锚索分别在隧道拱顶和两侧拱腰处各布置有1根,拱部限位锚索的轴线为隧道壁的径向。
所述的边墙限位锚索分别在隧道两侧的拱脚和墙中最大跨处各布置有1根,边墙限位锚索4的轴线为水平方向。
所述的边墙锁脚锚索在隧道两侧墙脚处各布置有1根,边墙锁脚锚索至仰拱表面为0.4m~0.6m。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结构简单,其采用预应力锚索群进行空间和时间的“四维”支护,在空间上发挥了群锚效应,使扰动区域的围岩、深部相对稳定的围岩和锚索共同受力,提高了受扰动的围岩体的强度,降低了隧道周力的应力集中现象,改善围岩内力,限制了位移,提高围岩的稳定性,并改善第一层初期支护和第二层初期支护的受力结构,尤其第一层初期支护成为多跨梁结构,从而提高了第一层初期支护和第二层初期支护的支承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环向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纵向布置展开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层初期支护施作后进行张拉的锚索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层初期支护施作后进行张拉的锚索纵向位置展开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层初期支护施作后进行张拉的锚索位置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层初期支护施作后进行张拉的锚索纵向位置展开示意图。
图中,拱部控速锚索1,边墙控速锚索2,拱部限位锚索3,边墙限位锚索4,拱部锁脚锚索5,边墙锁脚锚索6,第一层初期支护7,第二层初期支护8。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516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